"郁金堂北画楼东":在郁金堂的北面、画楼的东边,
# 郁金堂:以郁金香和泥涂壁的房子。
"换骨神方上药通":服下能令人脱胎换骨的神奇上等仙药后身体舒畅。
# 上药:上等药物。
"露气暗连青桂苑":浓重的露气暗暗地与青桂苑相连,
# 青桂苑:长生桂树的林苑。
"风声偏猎紫兰丛":风声吹拂着紫兰丛生的地方。
# 偏:遍。
"长筹未必输孙皓":在使用长筹(如厕)这件事上我未必输给孙皓,
"香枣何劳问石崇":又何必去问石崇关于厕所里香枣(除臭)的事呢。
"忆事怀人兼得句":回忆往事、怀念故人的同时也吟得诗句,
"翠衾归卧绣帘中":回来后躺在翠绿色的被子里,放下绣帘安卧其中。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写作手法
用典:“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借孙皓将金像置于厕处令执屏筹以及石崇家厕所置干枣用以塞鼻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使诗歌表达更为含蓄委婉,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借景抒情:“露气暗连青桂苑,风声偏猎紫兰丛”一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露气与青桂苑、风声与紫兰丛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露气的“暗连”,赋予了画面一种朦胧、幽秘的氛围;风声的“偏猎”,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灵动与生气。诗人借这一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景色,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悄然融入其中,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点明地点,“郁金堂北画楼东”,描绘出一个华丽且具私密性的空间。“郁金堂”出自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指代女子芬芳高雅的居室,给人以富贵、雅致之感。而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与神秘氛围的地方,诗人提及“换骨神方上药通”,“换骨”在道家文化中,多指服食仙药后化骨升仙,这里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颔联笔锋一转,描绘出一幅清幽朦胧的画面。“露气暗连青桂苑”,浓重的露气在夜色中悄然与青桂苑相连,“暗连”二字赋予画面一种隐秘、静谧的氛围,青桂苑通常指代贵家华美园苑,象征着美好与高贵。“风声偏猎紫兰丛”,风声似乎特意吹拂过紫兰丛生之地,“偏猎”二字生动地写出风声的灵动与肆意,紫兰同样是高雅、纯洁的象征。这两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园林中露气与风声交织于桂兰之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仿佛其情思也如这露气风声,在美好却又略带虚幻的世界中飘荡,景与情自然交融,韵味悠长。颈联连用两个历史典故,“长筹未必输孙皓”,孙皓曾将金像置于厕处,令执屏筹,“长筹”在古代与如厕相关。“香枣何劳问石崇”,石崇家厕所曾放置干枣,用以塞鼻除臭。诗人在此提及这两个看似与如厕相关的典故,并非简单地陈述历史轶事,而是借此进行隐晦的表达,这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隐晦。尾联将笔触拉回自身,“忆事怀人兼得句”,表明诗人在经历了前面所描述的种种之后,思绪万千,回忆起过往的人和事,内心有所触动,并且灵感突发吟得诗句,可见诗人情感之细腻与丰富。“翠衾归卧绣帘中”,诗人最终回到室内,躺在翠衾之中,放下绣帘,给人一种回归自我、沉浸在回忆与思绪中的画面感。这一结尾余韵悠长,既展现出诗人在经历情感波澜后的平静,又让人感受到其内心深处那份难以释怀的怅惘与眷恋,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上一篇:唐·韩偓《地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