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屈青条折":雨中的柳枝被水汽浸湿而低垂折损,
"寒飘黄叶多":寒意中黄叶纷纷飘落。
"不知秋雨意":秋雨啊,你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意,
"更遣欲如何":为何还要让这衰柳承受更多的摧折。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秋雨中衰柳低垂、青条曲折、黄叶纷飞的萧瑟景象,通过拟人手法诘问“秋雨意”,含蓄传递出诗人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怅惘与深沉感慨。
2. 写作手法
白描:运用白描手法,前两句“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直接描绘了被雨水浸湿而低垂折断的柳枝,以及在寒风冷雨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加修饰地展现出秋雨的萧瑟与衰败景象。拟人:后两句“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则采用拟人手法,将秋雨人格化,以“不知”“更遣”的疑问语气,仿佛秋雨有意摧残柳树,而诗人却无法理解其用意,借此抒发对生命脆弱、自然无情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湿屈青条折”以白描手法直接刻画秋雨中的柳枝形象。“湿屈”二字既写出了柳枝被雨水浸透后沉重低垂的状态,“青条折”则进一步描绘了枝条因承受不住雨水的重量而折断的细节,画面感跃然纸上。次句“寒飘黄叶多”同样采用白描,通过“寒飘”二字点出秋风的凛冽,而“黄叶多”则以数量词的叠加强化了落叶纷飞的萧瑟之感。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秋雨摧残衰柳的凄凉图景,语言质朴却富有表现力。后两句“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由写景转入抒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秋雨以人的意志。“不知”二字表现出诗人对秋雨无情摧残柳树的困惑,“更遣”则暗含质问语气,仿佛秋雨有意为难。这种拟人化的表达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巧妙联结,既深化了前两句的萧瑟意境,又隐含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时光无情的感慨。
# 结句悲壮可恨。
宋赵孟奎《唐诗分类绳尺》
上一篇:唐·朱庆馀《登玄都阁》
下一篇: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