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ù
cai
biān
tíng
shí
yuàn
·
·

朝代:唐作者:卢汝弼浏览量:2
shuò
fēng
chuī
xuě
tòu
dāo
bān
yǐn
cháng
chéng
gèng
hán
bàn
huǒ
lái
zhī
yǒu
shí
bǎo
lán
shān

译文

凛冽的北风呼啸着卷着雪花吹来,那寒冷就像能穿透身上刀疤一样在长城边饮马,更让人感到寒彻骨髓。半夜里烽火燃起,战士们意识到有敌人来袭,于是一时间都齐心协力保卫贺兰山。

逐句剖析

"朔风吹雪透刀瘢":凛冽的北风呼啸着卷着雪花吹来,那寒冷就像能穿透身上刀疤一样

# 朔风:冬天的风,寒风。

"饮马长城窟更寒":在长城边饮马,更让人感到寒彻骨髓。

# 饮:饮水。

"半夜火来知有敌":半夜里烽火燃起,战士们意识到有敌人来袭,

# 火:这里指烽火。

"一时齐保贺兰山":于是一时间都齐心协力保卫贺兰山。

# 一时:即时,立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是唐代诗人卢汝弼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雄浑笔调,勾勒出戍边将士的英雄群像,洋溢着昂扬的英雄主义与乐观精神。诗中描绘北地严寒,凛冽风雪似要穿透战士们身上的累累刀瘢,即便如此,历经百战的将士们仍岿然坚守。当烽火在夜色中骤然燃起,敌军夜袭的警报划破长空,将士们迅速集结,以无畏之姿共御外敌,在保家卫国的信念中,彰显出铁血丹心与使命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至五代诗人

卢汝弼(?~921),唐代诗人。字子诰(一作子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后徙河东蒲县(今山西)。卢纶之孙,景福二年登进士第,累官祠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惧乱退居,客游上党,至太原依李克用,得其信任,奏为节度副使。卢汝弼文采秀丽,其诗语言精丽清婉,充满悲情。现存诗歌中,《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为唐末边塞诗佳作,胡应麟评为“语意新奇,韵格超绝”。另有《秋夕寓居精舍书事》《闻雁》等均有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属于边塞题材。这首诗开篇便以酣畅笔墨,极致描摹出北方边境的酷寒之境,为后文叙事抒情巧妙铺垫。全诗聚焦边庭夜警这一紧张瞬间,生动刻画了戍边将士奋起守土、保家卫国的英勇群像。不同于传统边塞诗多含哀怨之情,此诗通篇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以雄浑笔触勾勒出将士们坚毅无畏的精神风貌,尽显积极乐观的豪迈气概,奏响一曲激昂的英雄赞歌。

2. 分段赏析

“朔风吹雪透刀瘢”,诗人以独特笔触勾勒出北地戍边的极致苦寒。在边塞诗的浩渺长河中,岑参笔下“九月天山风似刀”,李颀所写“雨雪纷纷连大漠”,李白夸张描绘“燕山雪花大如席”,岑参更以“随风满地石乱走”状写狂沙肆虐,这些名句虽各展边塞风貌,却不及此句震撼人心。此句别出心裁,借风雪穿透旧伤疤的奇崛想象,将边疆将士的艰辛推向全新境界。王昌龄曾道“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直观展现战场的残酷,而卢汝弼笔下的将士,即便伤痕累累,仍在风雪中坚守,“透”字不仅写出风雪的凌厉,更暗喻旧伤在严寒中反复刺痛,以双重痛苦凸显戍边之难。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化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一个“更”字如重锤敲击,层层叠加寒意,将边塞的酷寒渲染到顶点,为后文战事的爆发蓄足气势。“半夜火来知有敌”,短短七字如惊雷炸响,瞬间打破边塞深夜的死寂,烽火燃起的刹那,紧张氛围扑面而来,勾勒出敌军夜袭的危急场景。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则为全诗精神内核所在。“一时”强调行动的同步性,“齐”字彰显将士间的凝聚力,二者结合生动展现出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将士们闻警而动、同仇敌忾的壮阔画面。整首诗节奏紧凑、气势昂扬,表面写戍边之苦,实则赞颂将士们不畏艰难的坚韧品格。虽以“怨”为题,却不见丝毫哀叹,反以铿锵之笔,奏响一曲充满英雄主义色彩与积极乐观精神的壮丽赞歌。

3. 作品点评

整首诗节奏明快、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昂向上的格调。诗人描绘戍边环境的严酷艰辛,实则是以反衬手法,凸显将士们坚毅果敢、无惧苦难的伟大精神。尽管诗题中带有“怨”字,通篇却不见丝毫悲叹哀怨之音,反而以豪迈的笔触,热情讴歌了戍边将士的英雄主义气概,展现出积极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堪称一首充满正能量的壮丽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言外便有锋镝之惧。失韵(“饮马长城”句下)。

宋王云《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 卢弼四诗,此更超拔,语语凄楚,字字惨烈。恨“山”韵失拈。

明周敬曰《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风雪交侵,饮马无所,盛寒之夜也。然烽火一至,而收保不遑,征人之苦可想。

明唐汝询《删订唐诗解》

# 冬之苦,更甚于秋,却不遑计及家乡矣。

不详《而庵说唐诗》

# 冰冻恐胡马踏冰而来、所以急于防守。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如此朔风严寒,戍役之苦,夜半不息。哀怨之情,溢于同外。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卢弼《边庭》四作调皆高,而此作气格尤佳。

不详《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作边塞诗者,或述征成之苦,或表怀乡之志,此独言防秋之忠勇。前二句极状边地严寒。后二句言夜半忽烽堠传警,虏骑窥边,一时万甲齐趋,竞保西陲险隘。军令之整迅,将士之争先,皆于末句七字见之,觉虎虎有生气也。

不详《诗境浅说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绩《赠程处士》

下一篇:唐·李峤《杂曲歌辞·桃花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