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春富贵":四季如春般富贵美好,
# 四时春富贵:“四时”二句: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景象最为旖旎富丽;世间万物,惟有美酒最能助人逸兴。
"万物酒风流":万物都沉浸在酒意与风情之中。
"澄澄水如蓝":湖水清澈明净,如同蓝色的绸缎,
# 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澄:水清澈貌。蓝:一般指用靛青染成的颜色。这里指水呈碧绿色。
"灼灼花如绣":花朵鲜艳夺目,犹如锦绣一般。
# 绣:形容花朵美丽之词。,灼灼:鲜明的样子。
"花边停骏马":在花丛边,骏马静静地停立着,
"柳外缆轻舟":在柳树外,轻舟悠然地系着缆绳。
# 缆:系船的索。这里用如动词“系”的意思。,柳外:柳树帝、柳树下。
"湖内画船交":湖面上,装饰华丽的船只来来往往,
"湖上骅骝骤":湖岸上,骏马奔驰迅疾。
# 骅骝骤:骏马往来奔驰。骅骝:泛指骏马。骤:奔驰。
"鸟啼花影里":鸟儿在花影中啼鸣,
"人立粉墙头":佳人伫立在白墙的尽头。
"春意两丝牵":春意将两者紧紧相连,
# 丝:“思”的谐音,有“思念”之意。一作相。
"秋水双波溜":秋波在双眼中流转。
# 秋水双波溜:一双秀美而明亮的眼睛左顾右盼。秋水:形容女人眼波澄澈。溜:形容目光灵活转动。
"香焚金鸭鼎":金鸭香炉中焚着香,
# 金鸭鼎:铜制鸭形香炉。鼎:古炊具,道士用它炼丹煮药,后被用做香炉。
"闲傍小红楼":我悠闲地倚靠在小红楼旁。
# 红楼:富贵之家女子的闺楼。,傍:凭靠。
"月在柳梢头":月亮悄悄升上了柳梢头,
# 月在柳梢头:“月在”二句:这是袭用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欧词这两句描写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约会偷期的情景。在:原作“上”。
"人约黄昏后":我们相约在黄昏之后相见。
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关汉卿(1230?~1300?),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又有祁州(今河北安国)人、解州(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人诸说。约生于金末,卒于元。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剧作大多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练。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十多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三种仅存残曲。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散曲小令,也是四幅春日风情画。描绘了出游春、相恋、约会的生动场景,四首连缀,从景到人,由昼至夜,透着市井生活的鲜活气息。
2. 写作手法
烘托:“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通过描写女子焚香、倚楼等日常举动,烘托出她等待约会的微妙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动人。情景交融:“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通过描绘春日繁华与游人畅饮的和谐画面,将明媚的春景与人们欢愉的心境自然融合,展现了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这两句开篇就点明春天最美好的时节。说春天“富贵”,是因为百花盛开,万物复苏;而“酒风流”则写出人们在春日饮酒作乐的闲适情态,整个画面充满生机与欢愉。“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春日美景。“澄澄”形容湖水清澈见底,“如蓝”则突出水色碧蓝透亮;“灼灼”写出花朵明艳耀眼,“如绣”则把遍地鲜花比作锦绣,语言简练却画面感十足。第二首:“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这两句写春游场景。骏马停在花丛边,轻舟系在柳树下,一动一静间,既展现了游人赏春的雅兴,又暗示了即将展开的欢乐活动。“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继续描写湖上热闹景象。“画船交”写游船往来穿梭,“骅骝骤”则写骏马在湖边奔驰,整个画面充满动感,仿佛能听到欢声笑语。第三首:“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这两句最富情趣。鸟鸣声从花影中传来,而“人立粉墙头”这个特写镜头尤其生动——原来是一对恋人隔着墙头相会,既含蓄又甜蜜。“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用比喻写相思之情。“两丝牵”把春情比作丝线缠绕,“双波溜”则通过女子流转的眼波,直白地传递出爱慕之意。第四首:“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转入闺阁场景。女子焚香闲坐,看似悠闲,实则暗含期待。“金鸭鼎”“小红楼”这些细节描写,既点明身份,又增添画面色彩。“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结尾点明主题。明月刚上柳梢,正是约会的好时辰。这两句平实自然,却把恋人间的甜蜜期待写得含蓄动人。
4. 作品点评
这支曲子色调明快,意象鲜活,以自然灵动的笔触,通过恋人间的相互思念,细腻展现了男女相思之情。
上一篇:元·马钰《踏云行·重遇重阳》
下一篇:元·长筌子《华溪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