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
shān
xià
shuǐ
kǒu
cǎo
shì
jué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2
qīn
lǐng
duō
gāo
shù
kuā
jiǔ
shū
yǒu
xiǎo
lóu
jīng
yuān
yāng
hèn
shuāng
fēi
què
huí
tóu

译文

沿溪依山矗立着棵棵高树,酒旗招展处可见小楼人家。惊飞的鸳鸯怎会没有离恨,双宿双飞却仍频频回头顾。

逐句剖析

"倚溪侵岭多高树":沿溪依山矗立着棵棵高树,

"夸酒书旗有小楼":酒旗招展处可见小楼人家。

"惊起鸳鸯岂无恨":惊飞的鸳鸯怎会没有离恨,

"一双飞去却回头":双宿双飞却仍频频回头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牧于851年任湖州刺史时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顾渚山茶市为背景,通过“高树”“小楼”“鸳鸯”等意象,展现了茶市的自然风光与市井风情。诗中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借鸳鸯惊飞的动态暗喻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末句“一双飞去却回头”尤为精妙,以自然之景折射复杂心境,体现了杜牧绝句“含蓄隽永”的艺术特色。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记录了唐代茶市的繁荣景象,又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惊起鸳鸯岂无恨”赋予鸳鸯以人的情感,借其惊飞的动态暗喻诗人对茶山的眷恋与不舍。动静结合:前两句以静态的“高树”“小楼”勾勒茶市的清幽环境,后两句以动态的“惊飞鸳鸯”打破静谧,形成画面张力。象征:“鸳鸯回头”象征诗人在官场与自然间的矛盾心境,既向往自由又难以割舍现实羁绊。

2. 分段赏析

首句“倚溪侵岭多高树”以“倚”“侵”二字生动描绘茶树依山傍水的生长态势,“多高树”既点明顾渚山的地理特征,又暗含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次句“夸酒书旗有小楼”中,“夸酒”“书旗”凸显茶市的商业气息,“小楼”则暗示此处既是茶事活动中心,也是文人驻足之所,为后文抒情埋下伏笔。第三句“惊起鸳鸯岂无恨”,“惊起”一词打破前文的静谧,“岂无恨”反问句式强化了鸳鸯的情感,实为诗人借物抒怀,将自身对官场的厌倦投射于自然意象。尾句“一双飞去却回头”以细节描写鸳鸯的回眸动作,既呼应“惊起”的动态,又以“回头”的拟人化表达,将瞬间的自然现象升华为对人生选择的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建《望夫石》

下一篇: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