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纸糊窗莫放开":不要揭开糊在窗上的纸,
"园丁新送木犀来":园丁刚刚送来了新鲜的木犀花。
"绕屏著色无非画":绕着屏风摆放,如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
"尽日烘香不用煤":整日散发香气,不需要烧煤来烘烤。
"同气相求唯径菊":与桂花同气相求的唯有菊花,
# 同气:性质相近或相同。
"后生可畏独江梅":而能让后生敬畏的则是独自开放的江梅。
# 后生可畏:说后辈比前辈好。这里比喻梅花胜过桂花,因它能傲霜。
"月中一应灵和异":月亮中的一切都神秘而异彩纷呈,
"待向仙娥觅种栽":等待向仙娥寻觅它的种子来栽。
宋代词人
宋自逊(?~?),宋代词人。字谦父,号壶山,祖籍金华(今属浙江)。曾谒贾似道,得其资助,在南昌建造房屋。晚年筑室于西山之下,名其庐为“专壑堂”。其词内容多抒发隐居感慨,好发议论,散文化倾向较浓。黄升谓其“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著有《渔樵笛谱》。
1. 分段赏析
首联:“揭纸糊窗莫放开,园丁新送木犀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丁送来桂花的场景。诗人特意嘱咐不要揭开糊在窗上的纸,因为园丁刚刚送来了桂花。这一细节不仅突出了桂花的珍贵,也暗示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桂花的香气浓郁,即使隔着纸糊的窗户,也能感受到它的芬芳。颔联:“绕屏著色无非画,尽日烘香不用煤”这两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桂花的美。桂花绕着屏风摆放,如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尽日烘香不用煤”则突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和持久。桂花的香气无需借助外物,就能弥漫整个空间,这种自然之美令人陶醉。颈联:“同气相求唯径菊,后生可畏独江梅”诗人将桂花与其他花卉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桂花的高洁与独特。与桂花同气相求的唯有菊花,而能让后生敬畏的则是独自开放的江梅。菊花与桂花同为秋花,气质相近,而江梅则以其傲雪凌霜的品格令人敬畏。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桂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尾联:“月中一应灵和异,待向仙娥觅种栽”诗人将桂花与月亮联系起来,赋予了桂花一种神秘而超凡的气质。传说桂花是月中之物,因此诗人认为桂花具有灵性和异彩。诗人期待着找到仙娥,种下这些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浪漫的想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奇幻色彩。
上一篇:宋·宋自逊《店翁送花》
下一篇:宋·宋自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