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dēng

朝代:唐作者:张萧远浏览量:2
shí
wàn
rén
jiā
huǒ
zhú
guāng
mén
mén
kāi
chù
jiàn
hóng
zhuāng
zhōng
xuān
gèng
lòu
àn
luó
mǎn
jiē
chén
xiāng
xīng
xiù
宿
bié
cóng
tiān
pàn
chū
lián
huā
xiàng
shuǐ
zhōng
fāng
bǎo
chāi
zhòu
duō
luò
jiù
míng
zhāo
zài
páng

译文

十万户人家都亮着烛火,每家每户开门都可见盛装的女子。歌舞钟声整夜喧闹,连更漏声都显得暗淡,丝绸华服挤满街道,尘土中弥漫着香气。璀璨灯饰仿佛天边星辰,莲花灯饰不在水中绽放。女子骑马疾驰遗落宝钗,次日清晨依旧散落道旁。

逐句剖析

"十万人家火烛光":十万户人家都亮着烛火,

"门门开处见红妆":每家每户开门都可见盛装的女子。

"歌钟喧夜更漏暗":歌舞钟声整夜喧闹,连更漏声都显得暗淡,

# 更漏暗:谓夜深。

"罗绮满街尘土香":丝绸华服挤满街道,尘土中弥漫着香气。

# 罗绮:指艳妆女子。

"星宿别从天畔出":璀璨灯饰仿佛天边星辰,

# 星宿:指灯火。

"莲花不向水中芳":莲花灯饰不在水中绽放。

# 莲花:一种莲花状的彩灯。

"宝钗骤马多遗落":女子骑马疾驰遗落宝钗,

# 骤马:骑马奔驰。

"依旧明朝在路傍":次日清晨依旧散落道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灯》是唐代诗人张萧远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元宵灯会为背景,通过铺陈节日盛景与民俗细节,展现了唐代都市的繁华风貌。前两联,以夸张手法勾勒出全民参与的灯会场景:万家灯火与盛装游人交相辉映,乐声彻夜与脂粉香气弥漫街巷,侧面烘托出节日的狂欢氛围。后两联,则运用虚实相生手法:将人工灯饰比作“天畔星宿”,创新性突破自然意象;莲花灯的意象既呼应传统审美,又暗含“不向水中”的工艺特质。尾联以仕女遗落宝钗的细节收束,在繁华中注入市井气息,暗示节庆欢愉的延续性。全诗通过对光影、声色、器物的多维描摹,既呈现了唐代元宵灯会的壮观景象,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市民文化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

(生卒年不详)和州乌江(今属安徽)人,祖籍苏州。为著名诗人张籍之弟。曾客游西蜀。元和八年,登进士第。仕历未详。工诗,与舒元舆声价俱美。所作《送宫人入道》诗,明朱承爵以为在唐人同题诸作中,“尤觉婉切可诵”(《存余堂诗话》)。张为《诗入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卷四九一录其诗三首﹑断句五句。《全唐诗逸》卷上又收断句七联。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一。(吴汝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代元和年间进士张萧远与诗人舒元舆齐名,其诗作《观灯》描绘了元宵节观灯盛况。此诗创作于长安上元节期间,当时元宵灯会已是官方认可的全民性节庆活动,该诗堪称唐代灯俗文化的文学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以夸张笔法描绘出全城灯火璀璨、家家张灯结彩。凸显了元宵夜全城通明、万户参与的盛景。对比:“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天畔星宿”与“水中莲花”形成双重对照:水中的莲花本应散发芬芳,诗中却强调其“不向水芬芳”,暗指人间灯火的光芒与魅力盖过自然花卉。通过天上与水中、灯火与莲花的对比,突出了元宵灯会的奇幻绚丽与非凡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而热闹的观灯场景。“十万人家”极言参与观灯的人数众多,展现出城市中家家户户都参与到这场盛会之中的景象,“火烛光”则点明观灯时灯火辉煌的情景,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氛围。“门门开处见红妆”进一步描绘细节,家家户户打开门,众多身着盛装的女子走出家门,“红妆”一词不仅突出了女子服饰的艳丽,也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展现出观灯人群的热闹与美丽。​“歌钟喧夜更漏暗”一句着重描写夜晚观灯时的声响氛围。“歌钟喧夜”表明歌声、钟声在夜色中回荡,喧天动地,突出了观灯活动的热闹非凡,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尽情享受着夜晚的狂欢。“更漏暗”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在如此热闹的氛围里,人们甚至忽略了时间,侧面烘托出观灯场景的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罗绮满街尘土香”此句通过嗅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方式,描绘街道上的景象。“罗绮满街”描绘出满街都是身着华丽丝绸衣物的人群,体现出观灯者的富贵与繁华,也从侧面反映出观灯活动的盛大隆重。“尘土香”则巧妙地将尘土与罗绮的香气相融合,打破人们对尘土的固有印象,使原本平凡的尘土都沾染了华贵之气,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独特韵味。​“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运用奇特的想象,将观灯时的灯火与天上的星宿、水中的莲花进行类比。“星宿别从天畔出”把地上的灯火比作从天边升起的星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观灯时灯火璀璨、漫天繁星般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莲花不向水中芳”则将街道上的花灯比作莲花,说明这些花灯的美丽不逊色于水中盛开的莲花,进一步突出了花灯制作的精美绝伦,展现出观灯场景的绚丽多彩。​“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两句以细节描写展现观灯时的热闹与欢腾。“宝钗骤马多遗落”描绘出女子们骑着马在人群中穿梭,因行动匆忙,头上的宝钗纷纷遗落在地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观灯时人们的兴奋与欢快,以及现场的拥挤热闹。“依旧明朝在路傍”则暗示即使宝钗遗落,也无人在意,直到第二天还留在路边,侧面反映出人们沉浸在观灯的欢乐之中,对财物的得失毫不在意,进一步烘托出观灯活动的吸引力与欢乐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琴茶》

下一篇:唐·李煜《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