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qíng

朝代:宋作者:姜特立浏览量:1
lǎo
wēng
qíng
jiǎo
hòu
chén
yuán
yǐng
cái
míng
fāng
huī
jiàn
wéi
tóng
liáo
yōng
huǒ
shū
méi
guàn
zhì
hún
shì
kàn
shān
jiù
xiǎo
shī

译文

我这老翁啊,喜爱这晴朗的天气,一大早就守在屋角,等待着那清晨的阳光。圆圆的日影刚刚透过墙缝亮起来,方形的阳光已经能照到帷幕上。我招呼童仆,姑且裹上粗布衣,生起火来,顿时就舒展了眉头。洗漱梳头这些事做完后,没什么要紧事儿,就看着山景,信口吟几句小诗。

逐句剖析

"老翁喜晴色":我这老翁啊,喜爱这晴朗的天气,

"屋角候晨曦":一大早就守在屋角,等待着那清晨的阳光。

"圆影才明隙":圆圆的日影刚刚透过墙缝亮起来,

"方晖已鉴帷":方形的阳光已经能照到帷幕上。

"呼童聊拥褐":我招呼童仆,姑且裹上粗布衣,

"得火即舒眉":生起火来,顿时就舒展了眉头。

"盥栉浑无事":洗漱梳头这些事做完后,没什么要紧事儿,

"看山就小诗":就看着山景,信口吟几句小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起喜晴》是宋代姜特立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题材为景物与人物结合,围绕老翁晨起喜晴展开。首联点明老翁因晴色而喜,于屋角等候晨曦,开篇营造出期待氛围。颔联运用细腻描写,“圆影”“方晖”从视觉角度,生动展现阳光透过缝隙、照亮帷幕的动态过程。颈联通过“呼童”“得火”“舒眉”等动作描写,刻画老翁得火后的惬意。尾联写老翁洗漱后无事可做,便看山作诗,尽显闲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以白描手法勾勒生活场景,表达了老翁对晴日的喜爱以及悠然自得的心境,在平淡中见真趣,展现出宋代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姜特立(1125~1202?),南宋文学家。字邦杰,号梅山老人,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以荫补承信郎,孝宗时任福建兵马副都监。光宗即位,迁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拜庆远军节度使,因招权纳贿为时人诟病。姜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自然流露,不事雕琢,韩元吉、陆游、杨万里均称赏之。其词今存二十首,多咏怀酬送之作,风格婉丽。著有《梅山词》《梅山续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翁喜晴色,屋角候晨曦”,诗人以“老翁”自喻,通过“喜晴色”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雨后初晴的喜悦之情。“候晨曦”则细腻地描绘了老翁在屋角等待第一缕阳光的情景,展现了其对晴日的期盼与珍视。颔联“圆影才明隙,方晖已鉴帷”,诗人运用精妙的观察,捕捉到光影的微妙变化。“圆影”与“方晖”形成对比,通过“才明隙”与“已鉴帷”的描绘,展现了晴日光线从缝隙中透入,逐渐照亮屋内的过程,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颈联“呼童聊拥褐,得火即舒眉”,诗人转而描绘生活细节,通过“呼童”与“得火”的动作,展现了老翁在晴日里的闲适与满足。“舒眉”一词,更是生动地刻画了老翁内心的轻松与愉悦。尾联“盥栉浑无事,看山就小诗”,诗人以“盥栉浑无事”收束前文,表明在晴日里,连日常的梳洗都显得如此悠闲自在。“看山就小诗”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诗人借望山之景,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使全诗意境悠远,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特立《谕亡了》

下一篇:宋·姜特立《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