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提壶沽美酒":听见提壶卖酒的吆喝声。
"人道杏花深处有":人们说杏花深处有酒家。
"杏花狼藉鸟啼风":可如今杏花零落鸟儿在风中悲啼,
"十分春色今无九":十分春色已剩不到九分。
"麝煤销永昼":麝香燃尽消磨着漫长的白昼。
"青烟飞上庭前柳":青烟袅袅飘向庭前的柳梢。
"画堂深":画堂幽深宁静,
"不寒不暖":气候不寒不暖,
"正是好时候":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团团宝月凭纤手":明月如宝团圆,纤纤素手轻扬。
# 凭:一说无凭字。
"暂借歌喉招舞袖":暂且借着歌声招展舞袖。
"真珠滴破小槽红":珍珠般的酒液滴破槽中红酿,
"香肌缩尽纤罗瘦":佳人香肌消瘦罗衣渐宽。
"投分须白首":情谊需至白头方显珍贵。
"黄金散与亲和旧":黄金散尽赠与亲朋故友。
"且衔杯":且举杯痛饮吧,
"壮心未落":壮志犹未消磨,
"风月长相守":惟愿与清风明月长久相伴。
宋建安人,字庄父,号古洲居士
马子严(生卒年不详),南宋文人,字庄父,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1. 分段赏析
上阕:“听得提壶沽美酒。人道杏花深处有。”开篇以“提壶沽酒”的闲适场景引入,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杏花狼藉鸟啼风,十分春色今无九”则笔锋一转,描绘了杏花凋零、鸟儿在风中啼鸣的画面,指出春色已所剩无几,流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麝煤销永昼。青烟飞上庭前柳。”通过嗅觉意象“麝煤销永昼”和视觉意象“青烟飞上庭前柳”,从室内场景转换到室外,为下阕的宴饮描写铺垫了幽雅的环境基调。“画堂深,不寒不暖,正是好时候。”点明此时身处画堂之中,气候宜人,是享受美好时光的时刻,与前面春暮的伤感形成对比。下阕:“团团宝月凭纤手”“团团宝月”既指天上明月,也可能指宴饮中手持的圆月状酒器,“凭纤手”写歌女或侍女持月的柔美姿态,画面灵动,开启宴乐场景。“暂借歌喉招舞袖”紧承“纤手”,写宴中歌舞:借歌女的婉转歌喉、舞女的翩跹衣袖,尽显宴饮的热闹欢畅。“暂借”二字暗含“及时行乐”之意——春光短暂,此刻的欢歌曼舞更应珍惜。“真珠滴破小槽红,香肌缩尽纤罗瘦。”以“真珠滴破小槽红”的听觉与视觉通感,描绘美酒倾倒的情景,“香肌缩尽纤罗瘦”则含蓄地展现出宴会上女子的身姿,展现了宴饮的欢乐与雅致。“投分须白首”“投分”指意气相投、情分深厚,“须白首”则言这份情谊要延续到白头。从宴乐的热闹转入对人情的珍视,暗含诗人重情义、轻浮名的态度,使词作超越单纯的“宴乐”,添一层厚重。“黄金散与亲和旧。且衔杯,壮心未落,风月长相守。”结尾几句情感升华,词人表示要将黄金散给亲友,举杯痛饮,虽已年老但壮志未消,愿与清风明月长相厮守,既有豪爽慷慨之情,又有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壮志的坚守,体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
上一篇:宋·马子严《海棠春·春景》
下一篇:宋·马子严《孤鸾(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