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cāo
shí
shǒu
èr
·
·
lán
cāo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lán
zhī
yáng
yáng
xiāng
cǎi
ér
pèi
lán
shāng
jīn
tiān
zhī
xuán
wéi
rán
xíng
fāng
nián
xuě
shuāng
mào
mào
mài
zhī
mào
shāng
ěr
gòu
mài
zhī
mào
mài
zhī
yǒu
jūn
zhī
shāng
jūn
zhī
shǒu
yuē
yōu
lán
cāo
kǒng
shāng
féng
shí
zuò
qín
cāo
yún
fēng
yīn
zhī
guī
yuǎn
sòng
cāng
tiān
suǒ
xiāo
yáo
jiǔ
zhōu
yǒu
dìng
chù
shì
rén
àn
zhī
xián
zhě
nián
shì
mài
shēn
jiāng
lǎo

译文

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并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如今政局大变,为什么竟是这样呢。我依旧行走四方,日复一日啊年复一年。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是它所特有的。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一说《幽兰操》。孔子感伤生不逢时而创作的琴曲。古琴曲辞中写道:山谷中习习吹来的风啊,裹挟着阴云冷雨。贤能之人欲归隐山林,我远送至郊野依依惜别。苍茫的上天何其不公,竟让贤者无处安身。漂泊九州四海辗转流离,始终找不到归宿之地。世间众人愚昧被蒙蔽,根本不识贤者真才实学。眼看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孑然一身终将孤独终老。

逐句剖析

"兰之猗猗":兰花开时,

# 猗:盛美的样子。

"扬扬其香":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

# 扬扬:香气远闻的样子。

"不采而佩":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并佩戴在身上,

"于兰何伤":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今天之旋":如今政局大变,

# 天之旋:时势变迁。旋:指返回鲁国。

"其曷为然":为什么竟是这样呢。

# 曷:何不。

"我行四方":我依旧行走四方,

"以日以年":日复一日啊年复一年。

# 以日以年:犹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雪霜贸贸":看到隆冬严寒时,

# 贸贸:纷杂、混乱的样子。原义为目不明貌,此处用以形容雪霜迷蒙之貌。

"荠麦之茂":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

# 荠麦:荠菜和麦苗。荠:一二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冬寒始生,春暖开花。

"子如不伤":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

"我不尔觏":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

# 觏:遇见。

"荠麦之茂":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

"荠麦之有":是它所特有的。

# 有:多,富裕。

"君子之伤":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

"君子之守":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 守:节操。

"一曰幽兰操":一说《幽兰操》。

"孔子伤不逢时作":孔子感伤生不逢时而创作的琴曲。

"古琴操云":古琴曲辞中写道:

"习习谷风":山谷中习习吹来的风啊,

"以阴以雨":裹挟着阴云冷雨。

"之子于归":贤能之人欲归隐山林,

"远送于野":我远送至郊野依依惜别。

"何彼苍天":苍茫的上天何其不公,

"不得其所":竟让贤者无处安身。

"逍遥九州":漂泊九州四海辗转流离,

"无有定处":始终找不到归宿之地。

"世人暗蔽":世间众人愚昧被蒙蔽,

"不知贤者":根本不识贤者真才实学。

"年纪逝迈":眼看岁月流逝年华老去,

"一身将老":孑然一身终将孤独终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琴操十首(其二)》乃唐代韩愈所作的一首诗,旨在与孔子唱和,颂扬其在逆境中所展现的高尚品德与泰然自若的君子风范。“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描绘了兰香之王者气质,强调兰花因王者而更显其香,历经苦寒方成就其独特芬芳。“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诗人借兰花的遭遇与荠麦的生长,表达了自己对逆境中坚守节操的君子的敬佩与向往。韩愈借幽谷中兰花的清雅高洁与勃勃生机,寓意即便身处逆境,亦应保持自身的德行操守与远大志向,不改其志,不移其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整首诗以兰花为象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通过描绘兰花和荠麦的形象,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展现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坚守。

2. 分段赏析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开篇即描绘了兰花的姿态与香气,兰花柔美而茂盛(“猗猗”),香气四溢(“扬扬其香”)。即便无人采摘佩戴,兰花的香气也不会因此减少,这是对兰花高洁品质的直接赞美。通过对比“采”与“不采”,强调了兰花的价值并不依赖于人的赏识,展现了其内在的独立与高贵。韩愈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即便不被时人所重,也不会丧失内心的坚守与追求。“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这四句诗笔锋一转,由兰花的描绘转向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漂泊经历。诗人感叹时事变迁(“今天之旋”),询问为何会如此(“其曷为然”)。接着,他描述了自己长期漂泊、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我行四方,以日以年”)。诗人借此时局的动荡与个人的漂泊,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雪霜贸贸(音茂),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诗人借兰花的遭遇与荠麦的生长,表达了自己对逆境中坚守节操的君子的敬佩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在逆境中保持德行操守与长远志向的坚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下一篇:唐·白居易《自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