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秦地沼":秦代的池沼里种满荷花,
# 沼:弯曲的小池。,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芙蓉:一种花朵,又名木芙蓉、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和华木,原产中国。
"卢橘汉家园":汉代的花园里满是金橘。
# 卢橘:枇杷的中文古名,又名金丸、芦枝。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
"谷转斜盘径":山谷幽深,盘径回旋,
"川回曲抱原":小溪弯曲地环抱着古原。
"风来花自舞":春风中群花舞动,
# 风来花自舞:一阵微风吹来,花朵跟着舞蹈。
"春入鸟能言":春天到了,小鸟(动听地)鸣叫。
# 春入鸟能言:春天到了,小鸟(动听地)鸣叫。
"侍宴瑶池夕":侍宴直到傍晚才结束,
# 侍宴:宴享时陪从或侍候于旁。
"归途笳吹繁":归途中依然乐声不断。
# 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一作骑。
初唐诗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二年进士,后因趋附谄事张易之兄弟受牵连被贬。宋之问是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其诗多应制唱和之作,格律严整,文辞华丽。早期作品词采音韵精切工整,晚期流放途中所作诗,写景抒情,内容充实,含蓄凝炼。代表作品有《题大庾岭北驿》《过蛮洞》《渡汉江》等。著有《宋之问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命题诗。诗中通过对景物和人们的体验描写,生动呈现春日生机,展现了芙蓉园里的环境与宴会胜景,呈现出唐代生活的一个生活画面。
2. 分段赏析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开篇点明地点与景物,“芙蓉”“卢橘”分别指出芙蓉园中的特色植物。以“秦地沼”“汉家园”,将眼前的芙蓉园与秦汉的宫苑联系起来,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底蕴。从语言角度看,用词典雅,对仗工整。在表达技巧上,为全诗写景奠定基础,暗示芙蓉园的华美可与秦汉宫苑相媲美。“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这两句描绘园内山水景致。“谷转”“川回”生动展现出山谷、河流的曲折迂回,“斜盘径”“曲抱原”则细腻勾勒出道路依谷盘旋、河流环绕平原的形态。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转”“回”赋予山水动态感,使画面更加鲜活。从语言风格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营造出一种清幽、深邃的意境。“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此为诗中名句,“风来”使花朵翩翩起舞,“春入”让鸟儿仿佛能言语。运用拟人手法,将花、鸟写得灵动活泼,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与活力。“自舞”“能言”炼字精妙,生动传达出春天的蓬勃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叹之情。“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尾联叙事,“侍宴瑶池夕”点明从白天到夜晚,众人在芙蓉园侍宴的时间跨度,“瑶池”一词增添了宴会的华贵之感。“归途笳吹繁”描绘出宴罢归途,笳声繁杂的情景,以笳声烘托出宴会结束后的热闹氛围,同时也暗示此次宴会的盛大与欢乐。
上一篇: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纤秾》
下一篇:唐·李白《草书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