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得酒有何好":我这老头子得到酒又有什么好的,
"且饮中秋白露团":暂且饮下中秋的白露般的酒。
"已戒奴人送斗米":已经告诫仆人送来一斗米,
"更呼友生共盘餐":再呼唤朋友一起聚餐。
# 餐:一作飧。
"坐谈稍觉佳月出":坐着交谈渐渐觉得美好的月亮出来了,
"起舞不知清夜寒":起身跳舞不知道清冷的夜晚寒冷。
"明发垂垂向梁宋":明天出发缓缓前往梁宋之地,
"轩然秃发映儒冠":意气风发地秃发映衬着儒冠。
北宋诗人、词人
吴则礼(?~1121),北宋诗人、词人。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以父荫入仕,元符元年为卫尉寺主簿。崇宁三年,编管荆南。吴则礼平生交游甚广,与江西诗派陈师道、韩驹、饶节等诗人均有唱和,尤其推崇黄庭坚。其诗亦有黄庭坚诗歌的风致,诗风峭拔,力求推陈出新,近体好为生拗,笔力纵横。其词语言清丽,婉约中透露劲峭。主要作品有《入汴先寄韩子苍》《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江楼令·晚眺》等。著有《北湖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夫得酒有何好,且饮中秋白露团”,以一种看似自嘲的口吻开篇。诗人直言自己喜欢喝酒,却又自问这喝酒究竟有什么好呢?在中秋这个团圆佳节,恰逢白露时节,那就姑且饮酒作乐吧。此联看似平淡,却将诗人随性、豁达的性格展露无遗。“且饮”二字,透露出一种在佳节之际,暂抛烦恼,享受当下的洒脱态度,同时点明了时间背景。颔联“已戒奴人送斗米,更呼友生共盘餐”,描述了诗人安排生活琐事并邀请友人共餐的场景。诗人吩咐仆人送去斗米,准备餐食,同时招呼朋友们一同前来共享。这一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热情好客的一面,也凸显了友情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在即将远行的前夕,与友人相聚一堂,共同进餐,传递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颈联“坐谈稍觉佳月出,起舞不知清夜寒”,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友人欢饮的状态。他们围坐在一起交谈,不知不觉间,美好的月亮缓缓升起。众人兴致高昂,甚至起身起舞,沉浸在欢乐之中,竟忘却了秋夜的寒意。“坐谈”与“起舞”两个场景的转换,展现了从轻松交流到尽情欢乐的过程,“稍觉”和“不知”则细腻地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在欢饮过程中,完全陶醉于当下的氛围,物我两忘。这一联通过对人物状态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愉悦、欢快的氛围,与首联的豁达、颔联的温情相呼应,进一步展现了聚会的欢乐。尾联“明发垂垂向梁宋,轩然秃发映儒冠”,点明诗人即将启程。明日即将缓缓向着梁宋之地进发,此时诗人看着自己头顶光秃,那光秃的头顶与所戴的儒冠相互映照。“明发”明确了时间,表明即将开启行程,“垂垂”则给人一种缓缓前行的动态感,暗示着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慎重与期待。而“轩然秃发映儒冠”一句,通过对自己形象的描写,在洒脱之中又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诗人以儒者身份踏上旅程,虽历经岁月,头发渐秃,但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抱负,这种复杂的心境通过这一形象的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宋·吴则礼《怀彭志南因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