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ū

朝代:宋作者:吕本中浏览量:1
lǎo
yǒu
shū
kōng
zuò
láo
shí
wén
chóng
xiǎng
měi
bàn
háo
jiǔ
jìng
néng
wàng
bìng
yīn
xíng
dāng
chū
áo
wèi
liáng
gāo
huǒ
jiān
áo

译文

年老时仍以读书为业,空自劳苦却难有所获。夜读时常听见虫儿低鸣,正午总伴着雄鸡啼歌。久静独坐能忘却病痛,稍作行走可外出游乐。为何偏要自寻苦吃,如同灯火空自煎熬消磨。

逐句剖析

"老去有余业":年老时仍以读书为业,

# 余业:功名之外的事业。

"读书空作劳":空自劳苦却难有所获。

# 空作劳:白白操劳,没有用处。

"时闻夜虫响":夜读时常听见虫儿低鸣,

# 时:经常的意思。

"每伴午鸡号":正午总伴着雄鸡啼歌。

# 每:经常的意思。

"久静能忘病":久静独坐能忘却病痛,

"因行当出遨":稍作行走可外出游乐。

# 遨:远游。,因行:即因循、闲散的意思。

"胡为良自苦":为何偏要自寻苦吃,

# 胡为:为何。

"膏火自煎熬":如同灯火空自煎熬消磨。

# 膏火:油灯。膏,油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书》是宋代诗人吕本中创作的五言律诗。首联点明诗人年岁已老,虽以读书为业,却觉徒劳无功,透露出些许无奈。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诗人读书的场景,夜深人静,唯有虫鸣为伴,白日读书,只闻鸡号之声。颈联总束前文,强调顺应本心、自在随性。长时间沉浸于宁静之中,能让人淡忘病痛;外出游玩放松,则可愉悦身心。尾联以自问自答作结,既表达了对埋头苦读的反思,也暗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与其无法施展才华安邦定国,不如调养身心只求让自己过得舒适自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号紫微,人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公著曾孙。绍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后因忤逆秦桧被罢官。吕本中的诗属江西派,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活法”之说。其作诗常常锻字炼句,刻意苦吟,讲求新意。他还擅长填词,主要写离思别情、春花秋月等传统题材。其词用语清丽自然,表现手法新颖。主要作品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读书》是宋代吕本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作者因触忤权奸秦桧而遭降职以后。此时作者已年逾五旬,挑灯苦读至夜深时分,不觉间感到头目眩晕、腰酸臂软。伴着昏黄的孤灯,展卷翻书之际,一缕苦涩悲怆之意混着倦意袭上心头,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诗中描写年老仍读书却徒劳、夜虫午鸡相伴的孤寂场景,及以静忘病、出行遣怀的自我调适。借自嘲读书自苦,实则抒发仕途受阻、才学难展的愤懑,暗藏不甘归隐、渴望用世的郁勃与坚守。

2. 分段赏析

《读书》首联“老去有余业,读书空作劳”点明,读书乃为年纪老迈、无事可做时的“余业”。然而读书又有何用,不过徒劳无功而已。颔联“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诗人读书的场景,夜深人静,唯有虫鸣为伴,白日读书,只闻鸡号之声。“虫响”和“鸡号”的描写,构成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读书的勒勒苦苦,孜孜不倦。颈联“久静能忘病,因行得出遨”总束前文,读书的本质目的,在于追求一个“静”的精神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方能让内心澄澈,摒弃杂念,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使人抛却烦恼,忘却身体的病痛,进而安享晚年、涵养心性。“因行”指的是因循自然,悠然闲适;“出遨”则表示外出游历。二者都强调顺应本心、自在随性。长时间沉浸于宁静之中,能让人淡忘病痛;外出游玩放松,则可愉悦身心。归根结底,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便是能让自己感到舒适自在。尾联“胡为良自苦,膏火自煎熬”两句以自问自答作结,诗人为何要日夜苦读诗书,给自己增添辛劳?作者向来喜爱读书,在受到朝廷重用后,便立志要报效国家、救济时世,将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视作自己的“正业”。然而如今,虽有经邦之才、励世之节,却只能过着悠闲散漫的生活,借诗书消遣度日。即便饱读诗书,却无法施展才华安定国家,可不就是“白白耗费精力”吗?与其这样,倒不如调养身心、安享晚年,只求让自己过得舒适自在。表面上看,作者像是在自我调侃、宽慰自己,可字里行间实则暗藏着不愿就此隐居山林、虚度光阴的壮志豪情,以及无法实现抱负的无奈与不甘。

3. 作品点评

诗人仕途历经坎坷,对现实社会与人生有了全新体悟,从少时“讲习探讨,磨砻浸灌,不极其源不止”的热忱,至此时对诗书生厌,不愿再“膏火自煎熬”,可见宋代士大夫受佛教禅宗浸润,社会心理已生显著转变。读书与遨游山林,都不过是自我排遣的生活选择。与此相应,诗人审美趣味也悄然蜕变,从江西派的词语艰深、泥古不化,渐向平易浅近、清幽淡远之境演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脱离南宋政治权力圈,以读书度日,吕本中是心有不甘的。用“余业”、“空作劳”来评价读书生活,可见他是不得已而为之。

湖南大学教授丁进《唐宋诗鉴赏辞典》

# 作者于诗的首联中申明,读书乃为年纪老迈、无事可做时的“余业”。然而读书又有何用,不过“空作劳”而已。勤勤苦苦,孜孜不倦,夜深人静,唯有虫鸣为伴;白日读书,只闻鸡号之声。颔联的“虫响”和“鸡号”,衬托环境之寂寥,突出个“空作劳”的“空”字,表现出作者无聊的心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薛亚康《禅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吕本中《西江月·酒罢悠扬醉兴》

下一篇:宋·吕本中《清平乐·故人何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