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chāi

朝代:宋作者:王十朋浏览量:1
西
shī
wèi
jiě
wáng
zhǐ
wèi
chán
chén
hài
zǎo
shǐ
使
chāi
zhū
zǎi
yīng
鹿
dào

译文

西施未必真的懂得使吴国灭亡,只是因为谗佞的臣子损害了称霸的宏图。如果早些让夫差诛杀宰嚭,就不应该有麋鹿跑到姑苏台的事了。

逐句剖析

"西施未必解亡吴":西施未必真的懂得使吴国灭亡,

"只为谗臣害霸图":只是因为谗佞的臣子损害了称霸的宏图。

"早使夫差诛宰嚭":如果早些让夫差诛杀宰嚭,

"不应麋鹿到姑苏":就不应该有麋鹿跑到姑苏台的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吴王夫差》是南宋文学家王十朋所著《咏史诗》组诗的第九十五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春秋时期吴国灭亡为背景,提出了“西施未必解亡吴”这一有别于传统的观点,把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归于奸臣误国,而非传统认为的红颜祸水之说。该诗被收录在按《史记》体例编排的“世家”类目中,采用了借古讽今的创作手法,通过“姑苏麋鹿”等典故意象,批判了君主因偏信奸佞而导致的历史教训。此外,这首诗与王十朋的另一首《咏蕺》形成了互文关系,二者均借助吴越两国的历史事件来展现作者的政治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王十朋(1112~1171),南宋文学家。字龟龄,号梅溪,谥忠文,祖籍温州乐清(今属浙江)。绍兴进士,曾任秘书郎、侍御史等职。隆兴北伐失败,力主恢复大业不可因一败而动摇,未被采纳,出知饶、湖等州,救灾除弊,颇有治绩。官至龙图阁学士。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才横溢,凡眼前景物,常常感而成诗,大多是爱民忧民、寓含教育之作。代表作品有《御试策》《应诏陈弊事》《论史浩札子》《论进取利害札子》《上殿札子》等。著有《梅溪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王十朋是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的状元,他在《咏史诗》系列中,以110首七绝重新构建了历史评价体系,其中《吴王夫差》一诗被归入“世家”类目。这组诗作于他对历史兴衰进行深度思考的时期,通过重构吴越争霸的叙事,隐晦地表达了对南宋朝政的谏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诗歌以春秋时期吴国灭亡为背景,围绕吴王夫差、西施、宰嚭等历史人物展开,探讨吴国灭亡的原因,认为谗臣是祸根而非西施,总结了君主偏信奸佞的历史教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2. 写作手法

对比:“西施未必解亡吴,祇为谗臣害霸图”两句通过谗臣误国与西施无辜的戏剧性对比,强调了奸佞小人对国家命运的严重危害,强化了批判力度,使诗歌的观点更加清晰明确。​用典:“麋鹿到姑苏”化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典故:伍子胥劝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伍子胥伤心地说:“我怕以后只能看到麋鹿在姑苏台上乱跑啦!”后来吴国果然灭亡。这句化用此典,暗示了王朝倾覆的必然性。借古讽今:“早使夫差诛宰嚭,不应麋鹿到姑苏”两句说如果夫差能够早日诛杀这个谗佞小人,吴国就不会覆灭了,借古讽今,批判君主偏信奸佞的历史教训,强调了除掉谗臣的重要性。

3. 分段赏析

首句“西施未必解亡吴”打破了传统将吴国灭亡归咎于西施的观点。“未必”二字态度鲜明,表明诗人不认同西施是导致吴国灭亡的关键因素。在历史传说中,西施常被视为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但诗人以理性的视角提出质疑,为后续阐述真正原因做了铺垫,体现出不盲从传统说法的独立思考。​次句“只为谗臣害霸图”点明了吴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只为”二字斩钉截铁,将罪责指向了“谗臣”。这里的“谗臣”主要指太宰嚭,他因收受越国贿赂而多次进谗言,误导夫差,最终破坏了吴国的霸业。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直指问题核心,强调了奸佞小人对国家命运的严重危害,使诗歌的观点更加清晰明确。​第三句“早使夫差诛宰嚭”通过假设的语气,进一步强调了除掉谗臣的重要性。“早使”和“诛”两个词,体现出诗人对夫差未能及时铲除太宰嚭的惋惜。如果夫差能够早日诛杀这个谗佞小人,吴国的命运或许就会改写。这种假设性的表述,增强了诗歌的说服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谗臣误国的严重性。​末句“不应麋鹿到姑苏”以形象的画面作结,描绘了吴国灭亡后的凄凉景象。“麋鹿到姑苏”是说姑苏台(吴国的重要宫殿)沦为荒野,麋鹿出没,暗示了吴国的覆灭。“不应”二字与前文的假设相呼应,表明在诗人看来,如果夫差诛杀了太宰嚭,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惨状。这句诗以景结情,用具体的景象强化了前面的观点,让读者在感受亡国凄凉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谗臣误国的危害。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被认为是宋代咏史诗“理趣化”的代表作,其蕴含的辩证史观在明清时期引发了人们的持续探讨。2021年的学术研究表明,诗中“谗臣”这一意象的隐喻意义,需要结合南宋偏安一隅的政治局势来进行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十朋《次韵李怀安赠何宪五绝 其五》

下一篇:宋·王十朋《怀鄱阳士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