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yuè

朝代:宋作者:袁燮浏览量:3
hǎo
fēng
chuī
dào
shān
qián
yuè
shān
wēng
yǒu
yuán
jìng
xiāng
kàn
liǎng
liáo
shuǐ
liú
yán
xià
xiè
chán
chán

译文

柔和的风裹挟着雨吹到了山前,月亮和山中的老者似乎本来就有缘分。在这寂静的夜晚,彼此相对,都感到十分孤寂,水流从岩石下面潺潺地流泻而出。

逐句剖析

"好风吹雨到山前":柔和的风裹挟着雨吹到了山前,

"月与山翁故有缘":月亮和山中的老者似乎本来就有缘分。

"静夜相看两寥寂":在这寂静的夜晚,彼此相对,都感到十分孤寂,

"水流岩下泻潺潺":水流从岩石下面潺潺地流泻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山月》是南宋诗人袁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夜景图。诗的前两句写好风携雨至山前,月亮与山翁似有缘分,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后两句则着重刻画静夜之景,诗人与月相对而感寥寂,同时听到岩下水流潺潺,进一步烘托出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理学家、文学家

袁燮(1144~1224),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字和叔,号絜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早年入读太学,淳熙年间进士及第,调任江阴尉,迁太学正,当时党禁兴起,因非议去职。后为礼部侍郎,与权相史弥远争和议,被罢官回乡。其文章淳朴质直,真气流溢,不事雕绘,近于自然。其学承陆氏心学,由“心即理”“仁义者人之本也”,推论出“天人一理”“君民一体”。清人有辑本《絜斋集》。另有《絜斋家塾书钞》《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好风吹雨到山前”,这句诗中“好风”给人一种轻柔、舒适的感觉,“吹雨到山前”则描绘出风雨来临的动态画面,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山中夜景的描写。次句:“月与山翁故有缘”,这句诗中“月”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代表着宁静、高洁等。“山翁”指诗人自己,此句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仿佛月亮与诗人有着特殊的缘分,暗示了诗人对山中月色的喜爱和亲近之感。第三句:“静夜相看两寥寂”,这句诗中“静夜”点明了时间和环境,“相看”则将诗人与月亮拟人化,仿佛二者在相互凝视。“两寥寂”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这种孤寂不仅来自于环境的寂静,更来自于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末句:“水流岩下泻潺潺”,此句以动衬静,通过描写水流从岩石下面潺潺流出的声音,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同时,水流的声音也给人一种灵动、鲜活的感觉,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富人之子》

下一篇:宋·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