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坠叶飘香砌":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
# 香砌:有落花的台阶。,坠叶:一作“堕叶”。
"夜寂静":寒夜一片寂静,
"寒声碎":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帘卷玉楼空":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 真珠:珍珠。
"天淡银河垂地":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年年今夜":每年今天的夜里,
"月华如练":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
# 练:白色的丝绸。,月华:月光。
"长是人千里":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断无由醉":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 无由:无法。
"酒未到":酒还未喝,
"先成泪":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残灯闪烁,枕头歪斜,
# 欹:倾斜,斜靠。,明灭:忽明忽暗。
"谙尽孤眠滋味":尝尽了孤眠滋味。
# 谙尽:尝尽。
"都来此事":算来这相思之苦,
# 都来:算来。
"眉间心上":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
"无计相回避":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首婉约词,也是一首怀人词。上片描绘了秋夜之景,纷纷飘坠的落叶散在洒满月光的台阶上,夜寂静,落叶的寒声细碎。卷起珍珠帘,玉楼中空荡荡,天空清淡,银河仿佛垂到地面。年年今夜,月光如白练,而人却远隔千里。下片则重在抒情,愁肠已断,想借酒浇愁却无法喝醉,酒还没到嘴边,就先化作了泪水。残灯忽明忽暗,枕头倾斜,尝尽了孤眠的滋味。这种思念之情,无论在眉间还是在心上,都无法回避。全词借秋景抒发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独守空闺的孤独寂寞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直接表达出词人愁绪满怀,愁肠已断,想借酒消愁却连喝醉都无法做到,酒还没入口就已化作泪水,毫不掩饰地抒发了内心极度的哀愁和痛苦。比喻:“月华如练”,将月光比作白色的丝绸,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柔和且绵长,生动地表现出月夜的美好,同时也为下句“长是人千里”的离别之愁做了铺垫,以乐景衬哀情,更添哀愁。
3. 分段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上片写景为主,景中含情。“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描绘了纷纷飘坠的树叶散落在洒满月光的台阶上,在寂静的夜里,落叶发出细碎的寒声,渲染出秋夜的清冷和寂静,词人是在告诉我们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着他落寞的心境。“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写卷起珍珠帘,楼阁中空空荡荡,天空显得格外清淡,银河仿佛垂到了地面,进一步烘托出空间的空旷和人的孤寂。“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指出年年的今夜,月光都如同白色的丝绸般皎洁,但人却总是远隔千里,不能陪伴自己共赏良辰美景,真是实在令人惆怅不已,此句抒发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长久思念。此时诗人心中的感情已经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经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于是下片中,诗人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倾吐愁思。下片主要抒写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幽愁别恨的情景和心态。“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诗人直抒胸臆,直接表明自己愁肠已断,无法借酒浇愁,酒还没喝就已化作泪水,极言愁苦之深。“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通过残灯忽明忽暗和枕头倾斜的细节,生动地展现出词人孤枕难眠的状态,体现出词人对孤独寂寞的深切感受。“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总结这种思念之情,无论在眉间还是在心上,都无法逃避,将词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御街行·秋日怀旧》以秋夜为背景,将自然之景与内心愁思巧妙结合,语言清丽婉转而情感深沉。上片写景宏阔凄清,尤其“天淡银河垂地”一句,尤其显得奔放激越,气象恢宏;下片抒情直击人心,用一个“愁”字,层层递进,反复贯穿,语直情真,凄切悲凉。全诗情中有景,景中透情,那些表达情感的语句,将诗人情绪渲染到了极致,足见诗人是极为擅长抒发愁思之人。有评词者评价此词是“情景两到”,此作堪称情景俱佳的名篇。
# 范文正公、韩魏公勋德望重,而范有《御街行》词,韩有《点绛唇》词,皆极情致。予友朱良规尝云:“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人之歌舞,无此不成三才。”虽戏语,亦有理也。
明杨慎《词品》
# 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类易安而小逊之。其“天淡银河垂地”语,却自佳。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 月光如画,泪深于酒,情景两到。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
# “天淡”句空灵。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寒声碎”,何如少游“莺声碎”。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一
# 俞仲茅小词云:“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视易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谓此儿善盗。然易安亦从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脱胎,李特工耳。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 范文正《御街行》云:……淋漓沉着。西厢长亭袭之,骨力远逊,且少味外味。此北宋所以为高,小山、永叔后,此调不复弹矣。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
# 范希文“珍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及“芳草无情,又在斜阳外”,虽是赋景,情已跃然。
清沈谦《填词杂说》
# 范希文守边作词,有穷塞主之称。其《御街行》“天淡银河垂地”一句自佳。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
# 此首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年年今夜”与“夜夜除非”之语,并可见久羁之苦。“长是人千里”一句,说出因景怀人之情。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
近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下一篇:宋·欧阳修《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