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ǎ
jié
yōng
jiāo
dào
yóu

朝代:宋作者:蔡京浏览量:2
tíng
ráo
héng
shuǐ
zhōng
yān
wài
jiè
wèn
rén
shuí
jiā
yǒu
shān
mài

译文

停下船桨船横在水面,举目望去孤烟外。询问吴溪的当地人,谁家里有山可以卖。

逐句剖析

"停桡横水中":停下船桨船横在水面,

"举目孤烟外":举目望去孤烟外。

"借问吴溪人":询问吴溪的当地人,

"谁家有山卖":谁家里有山可以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假节邕交道由吴溪》是唐代诗人蔡京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歌以“停桡横水中”的羁旅场景起笔,通过“举目孤烟外”的辽阔视野,勾勒出舟行水上的孤寂画面;后两句“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以突兀问话收束,借寻购山林的假设,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漂泊的矛盾。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将旅途见闻与内心渴求交融,既展现江南水乡的空灵景致,又流露出文人仕途困顿中的精神求索,意境苍茫中透着几分诙谐与自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宰相、书法家

蔡京(1047~1126),北宋宰相、书法家。字元长,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进士,历起居郎、中书舍人,知开封府,先后4次任相,4次罢相。主政期间,在宋徽宗支持下,蔡京施行了一系列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但其财政措施过度消耗民力,激化了社会矛盾。北宋末年,金兵围攻开封,朝廷追究其祸国之罪,被太学生称为“六贼之首”。宋钦宗继位后,其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蔡京工书法,字势豪健,自成一格。《宫使贴》《节夫贴》等均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9世纪中期蔡京任岭南节度使期间。当时诗人以皇帝使臣身份巡视邕交地区(今广西、越南交界),途经吴溪时触景生情,将旅途所见的边邑风光与仕途奔波的感悟熔铸于诗中。全诗既展现了作为皇帝使臣巡视边地时气魄宏大、视野开阔的风貌,又深切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愁绪与官场漂泊中渴求归隐的情怀,真切体现了其彼时复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隐逸诗。诗歌以舟行江上的视角展开,勾勒出停舟江渚、极目远眺的静谧画面,表达了对超脱尘俗的精神栖居之地的追寻。

2. 写作手法

用典:“谁家有山卖”化用“买山钱”典故,原是表达对清修生活的向往。因佛寺属官产不可买卖,支遁“买山”实为象征性寄托。诗人化用此典时,“谁家有山卖”并非真询地产交易,而是借支遁典故以戏谑问话消解现实困境的沉重感。

3. 分段赏析

“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开篇以“停桡”写动作,诗人将船桨停下,船身横在水面,暗示行程暂停或到达目的地;“举目孤烟外”则写视线延伸,抬头望向远处,唯见一缕孤烟。两句通过“停船”与“远望”的动作,勾勒出空阔寂静的水上画面,暗藏孤寂或寻觅的情绪。“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后两句转向人际互动:“借问吴溪人”写诗人向当地人打听,“谁家有山卖”以看似玩笑的口吻,询问是否有山可售。表面是“买山”的戏语,实则暗含对隐居山林的渴望,诗人或许想寻一处山居,远离尘嚣。两句以直白问话收束,将前两句的孤寂感转化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意趣横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邕《题滑州公府大厅梁上》

下一篇:宋·蔡京《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