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iū
yuè

朝代:唐作者:裴说浏览量:2
suì
yíng
kuī
dāng
xuān
zhòng
xìng
piān
zhào
chù
gāng
yǒu
míng
shí
jìng
yún
guī
zǎo
guāng
hán
shuì
chí
xiāng
kàn
yín
wèi
jiǎo
jiǎo
xià
shū

译文

一年之中月亮有多少次圆缺变化,临窗而立我格外重视这中秋之期。庆幸月亮没有偏私照得不均之处,可也总有它不够明亮的时候。月色清静使得云朵早早归去,月光清寒让仙鹤睡得很迟。我与月亮相互对看吟诗还未尽兴,它已皎洁地移下稀疏的篱笆。

逐句剖析

"一岁几盈亏":一年之中月亮有多少次圆缺变化,

"当轩重此期":临窗而立我格外重视这中秋之期。

# 轩:一作盈。

"幸无偏照处":庆幸月亮没有偏私照得不均之处,

"刚有不明时":可也总有它不够明亮的时候。

"色静云归早":月色清静使得云朵早早归去,

# 静:一作净。

"光寒鹤睡迟":月光清寒让仙鹤睡得很迟。

"相看吟未足":我与月亮相互对看吟诗还未尽兴,

# 相看:一作望吟。

"皎皎下疏篱":它已皎洁地移下稀疏的篱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裴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中秋月为核心意象,融合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与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展现了晚唐诗人特有的清苦与哲思。诗的开篇以“盈亏”概括月亮一年的圆缺变化,直抒对中秋这一特殊时刻的珍视,它不仅是自然节令的节点,更是诗人审视时光、感慨人生的契机。颔联“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笔锋一转,以“幸无”与“刚有”的矛盾表述,暗喻人生如月,光明与阴影交替,看似“不幸”的“不明时”,恰是生命真实的注脚,蕴含着对世事无常的通透理解。颈联转向对中秋夜景的细腻描绘:月光澄明,云霭早早归去;夜色清冷,仙鹤迟迟未眠。以“云归早”“鹤睡迟”的动态细节,烘托出月色的静谧与幽远,将自然之景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尾联收束于诗人与月亮的“对话”,他久久凝视明月,吟诗兴致未尽,直至月光皎皎洒向疏篱。这一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对中秋月色的沉醉,也暗含孤独中的自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以“一岁几盈亏”写月亮一年中的圆缺变化,既点明时间流逝与月相更替的自然规律,又暗含对“圆满”与“缺憾”交替的感慨;“当轩重此期”则写诗人在轩窗前重视这个相聚赏月的时刻,情感从客观描述转向主观情感的流露,既珍视当下的团圆,也接纳岁月的流转。“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写月亮的公平与局限:则指月缺时的不明亮。两句以月亮的圆缺喻人生的起伏——既有圆满时,也有黯淡处,既写自然现象,又暗含对生活无常的坦然接受,情感平和而通透。“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第三句聚焦月夜细节:月色宁静,云朵早早散去,更显月光的清澈;月光清冷,连鹤都睡得很迟。“色静”与“光寒”写月色的特质,“云归早”“鹤睡迟”以动衬静,既写环境的静谧,又暗含诗人独赏月色的专注与投入,连鹤的动静都成了月色的注脚。“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末句写诗人与月亮的互动:相对而吟仍觉不够,明亮的月光已悄悄越过稀疏的篱笆。“相看”显人与月的情感交流,“皎皎下疏篱”以月光的主动照进,暗含月色对诗人的眷顾,余味中透着对月色的留恋与不舍,更添一份人与自然相融的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裴说《湖外送何崇入阁》

下一篇:唐·裴说《旅行闻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