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àn
zhōu
hòu

朝代:唐作者:羊士谔浏览量:1
dōng
fēng
zhāo
qīng
lán
xiān
zhào
chū
jiǔ
wèi
hān
xián
chuī
zhé
yáng
liǔ
chūn
fēng
shì
bàng
tán
fāng
cǎo
jìng
shā
chén
shuǐ
绿
tān
píng
dài
chūn
wéi
yǒu
juān
liú
táo
huā
shēn
chù
gèng
rén

译文

东风和朝阳冲破了淡淡的雾气,游船刚刚开动,酒还没有喝到尽兴。悠闲地吹奏着《折杨柳》的玉笛曲,春风自在地吹拂着养鱼的深潭。雨后芳草洗净了沙尘,绿水、平坦的沙滩,一片春日景象。只有啼叫的杜鹃好像在挽留客人,桃花深处更是寂静无人。

逐句剖析

"东风朝日破轻岚":东风和朝阳冲破了淡淡的雾气,

# 破轻岚:消散了薄薄的雾气。

"仙棹初移酒未酣":游船刚刚开动,酒还没有喝到尽兴。

# 酒未酣:饮酒尚未尽兴。,初移:指刚开始划动。,仙棹:指华美而灵巧的小船。

"玉笛闲吹折杨柳":悠闲地吹奏着《折杨柳》的玉笛曲,

# 折杨柳:曲调名。,玉笛:形容漂亮的笛子。

"春风无事傍鱼潭":春风自在地吹拂着养鱼的深潭。

# 鱼潭:养生潭。

"雨余芳草净沙尘":雨后芳草洗净了沙尘,

# 芳草净沙尘:洗净了芳草的尘沙。,雨余:雨后。

"水绿滩平一带春":绿水、平坦的沙滩,一片春日景象。

# 一带春:芳草无尘、滩平、水绿,这些都表现出这一带的美好景色。一:一作色。

"唯有啼鹃似留客":只有啼叫的杜鹃好像在挽留客人,

"桃花深处更无人":桃花深处更是寂静无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泛舟入后溪》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抒发春游的闲适心境。前两句写东风吹散晨雾,船开始划动,酒意未浓的惬意场景。后两句通过“玉笛闲吹”和“春风无事”,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第二首记述游览之处的景物。前两句描绘了雨后芳草萋萋、水绿滩平的春日美景。后两句以啼鹃似留客,而桃花深处却无人,烘托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这首诗作于春日,彼时作者乘船游历巴河(旧称后溪)小北龛(如今的大佛寺)下游河段,有感而发创作而成。表达了诗人对后溪春日美景的喜爱与沉醉其中的悠然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羊士谔(762?~819?),唐代诗人。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初授义兴县尉,后历经多职,因言王叔文之非而被贬,官至户部郎中。羊士谔工于文,孟简称其“受气端劲,为文雅拔”。他又善诗,其诗多为登临题咏之作,元辛文房称其诗“作皆典重”。作品有《南池晨望》《郡楼怀长安亲友》《书楼怀谷》等。有《羊士谔诗集》1卷。《全唐诗》编诗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描绘春日泛舟后溪的写景诗。第一首通过描写东风、朝日、轻岚等春日景象,以及诗人乘船饮酒、吹笛的举动,展现春日泛舟的闲适。第二首描绘雨后后溪芳草、绿水、沙滩等春景,借啼鹃和桃花营造宁静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后溪春日美景的赞美以及享受闲适时光的愉悦心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唯有啼鹃似留客”,将啼鹃拟人化,仿佛它在挽留客人,赋予啼鹃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地表现出后溪景色对诗人的吸引力,增添了诗歌的情趣。借景抒情:两首诗都通过描绘后溪的春日美景,如“东风朝日破轻岚”“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借这些清新自然的景色,抒发诗人对后溪的喜爱和陶醉于美景的悠然自得之情。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开篇点明了时间和事件,“东风”和“朝日”描绘出清晨的景象,“破轻岚”写出东风吹散晨雾的动态感,“仙棹初移”表明船刚刚起航,“酒未酣”则暗示出一种悠然的状态,诗人还没有完全沉醉在酒意之中,就已经开始享受这泛舟之旅了。“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这两句进一步渲染氛围,“玉笛闲吹”体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折杨柳”这一意象往往与送别或思乡有关,但在这里更多的是增添一种悠扬的乐感。“春风无事”将春风拟人化,仿佛春风也无所事事,只是静静地吹拂着鱼潭,使画面更加生动和谐。第二首:“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描写了雨后的景色,“雨余”点明了时间背景,“芳草净沙尘”写出了雨后芳草萋萋,洗净了沙尘的清新感,“水绿滩平”描绘出溪水的碧绿和平坦的河滩,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一带春”则将这种春景形象地概括为一条充满春天气息的带状画卷。“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采用拟人手法,“啼鹃”本是一种鸟类,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它在挽留客人。“桃花深处更无人”则强调了此地的幽静,桃花盛开的地方没有人烟,与前文的悠然氛围相呼应,使整个画面更加清幽寂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凡山水佳处,每在幽深之境,屐齿所不到,山容水态,弥觉静趣招人。此诗先言过雨之景,后言行至桃花深处,寂无人迹,啼鸟忘机,似解声声留客,勿辜负溪山,朱湾诗所谓“渐来深处渐无人”也。同时刘商有《题黄陂夫人祠》云:“东风三月黄陂水,只见桃花不见人”,与此诗第四句相似。但一纪清游,一怀灵迹,句同而意殊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一种极幽静之境为诗人所得,写来如见。

不详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下一篇:唐·羊士谔《郡楼怀长安亲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