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
shān
zuò

朝代:唐作者:灵一浏览量:1
shān
tóu
jiè
tán
yōu
yìng
xuě
yán
miàn
qīng
shí
chuáng
fēng
tái
xiǎn
sōng
fēng
jìng
yuè
yǐng
kāi
hái
hēi
chéng
lái
shū
fēi
zhòu
suǒ

译文

通往山头戒坛的道路,在雪岩旁边幽静隐现。四周是青石板垒成的岩台,一座山峰呈现出苔藓的颜色。松风时而静止时而又兴起,月影时而明朗时而又暗下来。为何要趁着夜晚来这里,绝非白天所能获得。

逐句剖析

"山头戒坛路":通往山头戒坛的道路,

"幽映雪岩侧":在雪岩旁边幽静隐现。

# 雪:一作云。

"四面青石床":四周是青石板垒成的岩台,

"一峰苔藓色":一座山峰呈现出苔藓的颜色。

"松风静复起":松风时而静止时而又兴起,

# 松风:一作风松。

"月影开还黑":月影时而明朗时而又暗下来。

"何独乘夜来":为何要趁着夜晚来这里,

"殊非昼所得":绝非白天所能获得。

# 昼:一作书,一作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栖霞山夜坐》是唐代灵一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前两句先描绘了通往山头戒坛的道路,在雪岩旁幽静隐现,三四句接着刻画周围的青石床、布满苔藓的山峰,五六句描写松风、月影的变化,展现出山间夜晚独特的景致,最后两句感慨只有在夜间才能领略到如此景致,表达出诗人对栖霞山夜间清幽景色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僧

灵一(727?~762),唐代诗僧。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九岁入寺出家,十三岁正式削发受戒。早年师从扬州法慎,曾居扬州庆云寺、杭州宜丰寺等寺院。他与朱放、张继等为诗友,盛极一时。其诗以写山林禅居生活及与诸诗友酬寄赠送之作为多,诗风自然淳和,格律清畅,颇为人称道。高仲武曾将其诗收入《中兴间气集》,刘禹锡称其为江左诗僧“导其源”。今存《灵一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山头戒坛路,幽映雪岩侧”,开篇点出通往山头戒坛的道路,“幽映”二字营造出道路在雪岩旁幽静隐现的氛围,给人一种神秘之感。接着描写周围环境,“四面青石床”描绘出石床的分布,“一峰苔藓色”展现出山峰布满苔藓的独特色泽,这四句从整体到局部,勾勒出一幅清幽静谧的山间夜景图,为下文对松风、月影的描写做铺垫。后四句:“松风静复起”,松风原本静止,忽而又起,以动态的风声打破了前文营造的静态氛围,给山间增添了一份灵动。“月影开还黑”,月亮时而被云层遮挡,月光暗淡,时而又云层散开,月光洒下,光影的变化让山间夜景更具层次感,进一步突出了夜间景色的独特魅力。“何独乘夜来,殊非昼所得”,诗人在此发出感慨,为何要趁着夜晚来到这里呢?因为这里夜间的景致绝非白天所能获得,再次强调了栖霞山夜间景色的独特与迷人,表达出诗人对这清幽夜景的深深喜爱与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灵一《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

下一篇:唐·灵一《溪行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