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西从天外归":我骑着马独自从西方那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
# 天外:指塞外离家乡远得好像在天外一样。
"扬鞭只共鸟争飞":扬起马鞭急切地赶路,好像是和鸟儿在争先一样。
# 扬鞭只共鸟争飞:一句说明岑参想还京的欣喜急切的心情,扬起马鞭拼命赶路像和鸟儿争先一样。争飞:争着和鸟儿飞,比喻急切的心情。扬鞭:扬起鞭子。
"送君九月交河北":九月时节我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
# 交河:指河的名字。,君:指友人崔子。
"雪里题诗泪满衣":风雪中题完诗时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 雪里题诗泪满衣:一是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另一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久戍塞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泪满衣:眼泪流满衣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送别诗题材。前两句写崔子归京时的急切与喜悦,如匹马从极远之处归来,扬鞭策马与鸟争飞;后两句写诗人在九月的交河北岸送别友人,自己却只能在雪中题诗,泪水沾满衣襟,抒发了自己滞留塞外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思念。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崔子还京的喜悦与自己滞留塞外的苦闷进行对比,一喜一忧,突出了诗人的恋乡之情。夸张:“天外归”夸张地形容塞外离长安路途遥远,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寓情于景:“雪里题诗泪满衣”,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风雪中题诗的场景里,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真挚。
3. 分段赏析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崔子从遥远的塞外归来,急于返京的状态,“天外归”强调路途遥远,“扬鞭只共鸟争飞”则生动展现出其归心似箭,心情愉悦。“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点明送别时间和地点,在九月的交河北岸送别友人。“雪里题诗泪满衣”,通过雪中题诗落泪的场景,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自身滞留塞外的苦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送崔子还京》短短四句,却情感丰富。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展现出不同人物的心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寓情于景的描写,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苦。岑参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送别场景和复杂情感,既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又抒发了个人的乡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其边塞诗中情感细腻表达的佳作。
#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崔子扬鞭赶路,后两句才写诗人雪里赠别,这在时间上是颠倒了的。实际情形应该是;送别结束以后,行人才会上路。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方式,起手便以崔子匹马东归的形象突出挚友分离的主题,而用作者的惜别收尾,又启人掩卷之后沉思,诗篇也因此增加了浑厚、深刻之感。
不详天水师范学院教授李济阻《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
上一篇:唐·杜牧《南陵道中》
下一篇:唐·杜荀鹤《送人游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