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líng
dào
zhōng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2
nán
líng
shuǐ
miàn
màn
yōu
yōu
fēng
jǐn
yún
qīng
biàn
qiū
zhèng
shì
xīn
jiǒng
chù
shuí
jiā
hóng
xiù
píng
jiāng
lóu

译文

路过南陵县的时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不知谁家的女子在江边高楼凭栏遥望。

逐句剖析

"南陵水面漫悠悠":路过南陵县的时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

# 漫悠悠:水面平缓,水流悠长的样子。,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

"风紧云轻欲变秋":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正是客心孤迥处":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

# 孤迥:指孤单。,客:作者自指。

"谁家红袖凭江楼":忽然看见了不知谁家的女子在江边高楼凭栏遥望。

# 凭:一作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陵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南陵道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描写了南陵水面悠悠,风紧云轻,秋意渐浓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在景物刻画中融入了自己的心境;后两句写在客居之心孤独迥异之时,看到不知谁家女子凭倚江楼的画面,宛如江南水乡的工笔风情画。从写作手法上,诗人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全诗构思精巧,对景物和画面的刻画细致入微,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杜牧诗歌清新俊逸又富有情韵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陵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835年-840年)出任宣州团练判官,而南陵作为宣州的属县,他在此任职期间,常常往返于宣州与南陵等地。在839年1月的一次旅途中,行至南陵道,当时水面悠悠,秋风渐起,景象触动了他的情思,加之任职期间可能也有诸多感慨与思念,在这种情境下,他写下了此诗。或许是寄情于这途中的所见所感,又或许是借诗向远方之人传达自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在南陵道中的船中所见之景,水面悠悠,风紧云轻,即将入秋。在这旅途之中,诗人内心孤独,而此时看到不知谁家女子凭倚江楼的画面。全诗通过描写旅途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羁旅途中的孤寂心境,同时也展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情。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前两句“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诗人通过描写水面平缓悠长、风紧云轻将变秋的景象,把自己羁旅途中相对平静又略带孤寂,后又变得骚屑不宁、清冷的心境融入其中,借景巧妙地传达出内心情绪的变化。触景生情:当诗人处于“客心孤迥”的状态时,看到“谁家红袖凭江楼”这一画面,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也在瞬间被冲淡,由眼前所见之景引发了内心的情感波动,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渲染:诗中对“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等景象的描写,渲染出江上空寂以及即将入秋的清冷氛围,为后文诗人孤寂心境的表达营造了氛围,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情绪。虚实结合:实写诗人舟行南陵道中所见的水容天色以及红袖女子凭栏的画面,而对于红袖女子凭栏的具体心境(是闲眺还是望归)则未明确说明,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属于虚写,虚实相生,使诗歌意境更加蕴藉耐人寻味。

3. 分段赏析

《南陵道中》第一句“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首句中的“漫悠悠”生动地描绘出南陵水面平缓、水流悠长的景象,营造出江上的空寂氛围,既体现出舟行者平静的心情,又暗寓着一丝羁旅的孤寂。次句中“欲变秋”的“欲”字堪称诗眼,精准地表现出天气从当前状态向秋天转变的动态过程。随着风变紧、云变轻,旅人的心境也从相对平静变得有些不宁,从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清冷,此两句借景抒情,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足铺垫。第二句“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正是”与“谁家”相互呼应,在旅人内心孤独迥异之际,突然出现一位红袖女子凭栏望江楼的画面。这两句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以色彩鲜明、饶有画意的场景,衬托出旅人原本索寞无聊的心境,使其精神为之一振,羁旅的孤寂也在瞬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淡。而“红袖凭江楼”这一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的联想提供了广阔空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耐人寻味,在“客心孤迥”的特定情境下,不同读者虽联想各异,但大体方向相近,充分展现出诗歌含蓄而不晦涩的艺术魅力。

4. 作品点评

《南陵道中》是杜牧诗作中颇具特色的七言绝句。其语言凝练生动,通过对水容天色的细腻描绘,如“漫悠悠”“欲变秋”等词句,精准地营造出氛围并传达出旅人情感的变化,为诗歌增色不少。在写作特色上,诗人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融合,先以景衬情,展现旅人羁旅中的孤寂心境,又以“红袖凭江楼”的画面反衬,使情感表达更为丰富且有层次。此诗的亮点在于“红袖凭江楼”这一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使诗歌意境变得更为富含蕴、浑融而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诗歌含蓄而不晦涩的艺术魅力。整首诗虽未在历史上占据特定突出的文学地位,但以其精巧的构思、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隽永的诗味,展现出杜牧诗歌清新俊逸又富有情韵的风格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画鹰》

下一篇:唐·岑参《送崔子还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