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2
xún
cháng
xiāng
jiàn
yīn
qín
bié
hòu
xiāng
mèng
gèng
pín
měi
dēng
lín
hǎo
fēng
jǐng
xiàn
tiān
xìng
shǎo
qíng
rén

译文

平常与你相见时情意深厚又热切,分别之后在梦中更加频繁地思念你。每当我登高遇到美好的风景,就羡慕那些天性薄情、不会如此牵挂他人的人。

逐句剖析

"寻常相见意殷勤":平常与你相见时情意深厚又热切,

"别后相思梦更频":分别之后在梦中更加频繁地思念你。

# 梦更频:指诗人在梦中与白居易相见。,相思:一作思量。

"每遇登临好风景":每当我登高遇到美好的风景,

# 登临:登山临水。

"羡他天性少情人":就羡慕那些天性薄情、不会如此牵挂他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乐天》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回忆与友人平常相见时的殷勤情谊以及别后的频繁思念。后两句写在遇到好风景时因友人不在而羡慕天性少情之人。全诗运用直抒胸臆和对比衬托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白居易之间深厚的友情,体现了刘禹锡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饱含真挚情感的怀友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每遇登临好风景,羡他天性少情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将自己在美好风景下对友人的思念之苦,与天性少情之人不会有此烦恼进行对比,衬托出自己对友人思念的深切,强化了情感的表达,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直抒胸臆:“寻常相见意殷勤,别后相思梦更频”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平时见面时情谊深厚,分别后在梦中都频繁思念对方的情感,使读者能直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情感表达真挚而强烈。

2. 分段赏析

《忆乐天》首句回忆平常与友人相见时,彼此都怀着深厚且热切的情意。一个“殷勤”生动地描绘出二人见面时的亲切、热情,展现了他们之间长久以来的深厚友情,为后文的思念之情做铺垫。次句承接上句,写分别之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发浓烈,甚至在梦中都常常与之相见。“梦更频”三个字,进一步强调了思念之深切,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牵挂。第三句描述了诗人在登高望远,遇到美好风景时的情景。好风景本应与友人一同欣赏,然而此时友人不在身边,为下文情感的转折埋下伏笔。末句笔锋一转,诗人表示羡慕那些天性薄情的人,因为他们不会像自己这样,在面对美景时因思念友人而倍感失落。通过这种看似反常的表达,更加深刻地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苦,以及对这份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赠东岳张炼师》

下一篇:唐·陈通方《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