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iū
yuè

朝代:唐作者:无可浏览量:1
chán
tiān
jìng
sān
duì
jiē
míng
zhào
yào
耀
chāo
zhū
guāng
máng
yǎn
zhòng
xīng
yǐng
hán
chí
gèng
chè
lěng
shù
xiāo
qīng
wǎng
zhí
zhōng
qiū
bàn
cháng
guāi
宿
dòng
tíng

译文

月亮适宜在天地宁静的时候出现,农历十五的夜晚对着台阶边的蓂草。它的照耀超过了其他夜晚,光芒掩盖了众多的星星。月影寒冷让池塘的水更加清澈,露水寒冷使得树木的青色仿佛消退了。白白地正值中秋的一半,长久以来都没能按原计划留宿在洞庭湖。

逐句剖析

"蟾宜天地静":月亮适宜在天地宁静的时候出现,

"三五对阶蓂":农历十五的夜晚对着台阶边的蓂草。

"照耀超诸夜":它的照耀超过了其他夜晚,

"光芒掩众星":光芒掩盖了众多的星星。

"影寒池更澈":月影寒冷让池塘的水更加清澈,

"露冷树销青":露水寒冷使得树木的青色仿佛消退了。

# 销:一作梢。

"枉值中秋半":白白地正值中秋的一半,

# 半:一作夜。

"长乖宿洞庭":长久以来都没能按原计划留宿在洞庭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无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中秋夜月亮的皎洁明亮以及月夜下的清冷景象。首联点明中秋月出现的宁静环境,颔联突出月亮的光芒超越其他夜晚,颈联通过描写月影下的池塘和树木,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在中秋佳节与亲友分离的遗憾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团圆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僧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曾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庐山等地,大和间住华山树谷寺,又住白阁寺。其工诗,多五言,律调谨严,意在言外,诗与贾岛、姚合等齐名,诗风亦相近。亦擅书法。今传有《僧无可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开篇以月亮适宜在天地宁静时出现引入,描绘出中秋夜的宁静氛围,“三五”点明时间,台阶旁的蓂草增添了画面的细节,营造出清幽的意境,为后文的写景和抒情做铺垫。颔联“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通过与其他夜晚和星星的对比,突出中秋月亮的明亮和耀眼,进一步渲染了中秋夜的独特氛围,展现出月亮的非凡气势。颈联“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绘了月影和露水下的池塘与树木,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尾联“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由写景转为抒情,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佳节的遗憾和与亲友分离的孤独,“枉值”和“长乖”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无可《同刘秀才宿见赠》

下一篇:唐·无可《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