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流水心":我的心就像浮云和流水一样自由自在,
"只是爱山林":只喜爱山林间的生活。
"共恨多年别":我们共同遗憾多年分别,
"相逢一夜吟":如今相逢就在这一夜吟诗抒怀。
"既能持苦节":既然能够坚守艰苦的操守,
"勿谓少知音":就不要说缺少知音。
"忆就西池宿":回忆起曾经在西池住宿,
"月圆松竹深":那时月圆之夜,松竹幽深。
唐代诗僧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曾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庐山等地,大和间住华山树谷寺,又住白阁寺。其工诗,多五言,律调谨严,意在言外,诗与贾岛、姚合等齐名,诗风亦相近。亦擅书法。今传有《僧无可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上句“浮云流水心”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心比作浮云和流水,形象地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心境。下句“只是爱山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也暗示了诗人隐逸的情怀。颔联:“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上句“共恨多年别”表达了诗人与刘秀才因多年分别而产生的遗憾之情,“恨”字在这里并非仇恨,而是一种惋惜、遗憾的情感。下句“相逢一夜吟”则描绘了两人在分别多年后重逢,共同度过一个吟诗抒怀的夜晚,体现出友情的珍贵和相聚的喜悦。颈联:“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上句“既能持苦节”赞扬了刘秀才能够坚守艰苦的操守,体现出对其品格的肯定。下句“勿谓少知音”则是对刘秀才的一种鼓励,告诉他不要因为坚守节操而觉得缺少知音,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尾联:“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上句“忆就西池宿”回忆起曾经在西池住宿的经历,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下句“月圆松竹深”描绘了月圆之夜,松竹幽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与刘秀才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唐·无可《送契公自桂阳赴南海》
下一篇:唐·无可《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