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姚合浏览量:2
shēn
chái
mén
cháng
chū
gōng
shǎo
xián
shí
fān
yīn
miǎn
wèn
rén
láo
duì
shǒu
shēng
yún
dìng
suǒ
qióng
chóu
yǐng
měi
xiāng
suí
dào
tóu
guī
xiàng
qīng
shān
shì
chén
máng
máng
gào
shuí

译文

长久地紧闭柴门,很少外出,我把大量时间用于自我学习,几乎没有闲暇之时。读书遇到生字,我自己探究读音,无需询问他人,下棋后独自复盘,何必需要对手参与。我的生计如同天上飘浮的云彩,没有固定的居所,穷困和忧愁像影子一样,时刻跟随着我。想来最终还是要归向青山,在这茫茫尘世之路上,我满心愁绪却不知向谁倾诉。

逐句剖析

"深闭柴门长不出":长久地紧闭柴门,很少外出,

"功夫自课少闲时":我把大量时间用于自我学习,几乎没有闲暇之时。

"翻音免问他人字":读书遇到生字,我自己探究读音,无需询问他人,

"覆局何劳对手棋":下棋后独自复盘,何必需要对手参与。

"生计如云无定所":我的生计如同天上飘浮的云彩,没有固定的居所,

"穷愁似影每相随":穷困和忧愁像影子一样,时刻跟随着我。

"到头归向青山是":想来最终还是要归向青山,

"尘路茫茫欲告谁":在这茫茫尘世之路上,我满心愁绪却不知向谁倾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独居》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七言律诗。这首《独居》描绘了诗人的独居生活与内心感慨。开篇“深闭柴门长不出,功夫自课少闲时”,写诗人常闭门不出,专注自我学习提升,少有余闲。颔联“翻音免问他人字,覆局何劳对手棋”,通过自主解决读书发音、独自复盘棋局,体现独居时的独立自处。颈联“生计如云无定所,穷愁似影每相随”,直言生活漂泊不定,穷困忧愁如影随形。尾联“到头归向青山是,尘路茫茫欲告谁”,表达对归隐青山的向往,以及在尘世中无人倾诉的无奈。全诗将独居的状态、生活困境与内心追求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姚合(777~843),唐代诗人。字大凝,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硖石乡)人。元和进士,授武功主簿。历官金州、杭州刺史及秘书少监,官至秘书监。世称姚武功、姚少监,其诗作也称武功体。姚合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并称“姚贾”。其善学诸家之长而自成一体,善写自然景色,喜为五律且刻意求工。推崇王维一派玄远清丽的诗风,对晚唐李频等诗人及南宋“永嘉四灵”、明竟陵派颇有影响。著有《姚少监诗集》《极玄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深闭柴门长不出,功夫自课少闲时”,诗的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幽闭的氛围。诗人长久地紧闭柴门,极少外出,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自我学习与修炼中,几乎没有闲暇时光。“深闭”“长不出”生动展现出诗人与外界的相对隔离,而“功夫自课”则体现其对自我提升的执着追求,暗示诗人在独居生活中,通过学习来充实内心,寻求精神寄托。颔联“翻音免问他人字,覆局何劳对手棋”,颔联进一步描绘独居生活的细节。读书时遇到生字,诗人凭借自身努力去探究读音,无需向他人请教;下棋后独自复盘,也无需对手参与。这两句看似平常,却深刻体现出诗人在独居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他享受这种自我探索、自我满足的过程,从侧面反映出其内心的沉稳与坚韧。颈联“生计如云无定所,穷愁似影每相随”,颈联笔锋一转,由生活细节转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将自己的生计比作飘忽不定的云彩,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深刻揭示了生活的艰难与不确定性。而“穷愁似影每相随”则形象地描绘出穷困和忧愁如同影子一般,时刻紧紧跟随着他,难以摆脱,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苦涩。尾联“到头归向青山是,尘路茫茫欲告谁”,尾联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面对生活的困境与尘世的纷扰,诗人深感疲惫,认为最终回归青山,投身自然才是归宿,流露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然而,“尘路茫茫欲告谁”又展现出他在茫茫尘世中无人倾诉的孤独与无助,即便心怀壮志与忧愁,却不知向谁言说,增添了几分悲凉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归雁》

下一篇: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