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mèng
bēi
fēng
dòng
bái
máo
chǔ
wáng
zàng
jìn
mǎn
chéng
jiāo
wèi
zhī
néng
duō
shǎo
jiǎn
gōng
chú
wèi
yāo

译文

悲风萧瑟吹拂着梦泽地区衰枯的白茅草,楚灵王荒淫无道葬送了如花似玉的娇娆。谁也不知道能为楚王献舞的宫女有多少,她们费尽心机忍饥挨饿就为了拥有纤腰。

逐句剖析

"梦泽悲风动白茅":悲风萧瑟吹拂着梦泽地区衰枯的白茅草,

# 白茅:生于湖畔的白色茅草。周时楚国每年向周天子进贡包茅,以供祭祀时滤酒用。李商隐过楚地,故言楚物,另有一说是白茅象征着女性。,悲风:一说为秋季。一说为春夏之交,白茅花开之季。,梦泽:楚地有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现今为洞庭湖一带。

"楚王葬尽满城娇":楚灵王荒淫无道葬送了如花似玉的娇娆。

# 娇:对美女的称谓,这里指楚国宫女。,楚王:楚灵王,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荒淫无道之君。《墨子》:“楚灵王好细腰,其臣皆三饭为节。”《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汉书·马廖传》:“传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未知歌舞能多少":谁也不知道能为楚王献舞的宫女有多少,

"虚减宫厨为细腰":她们费尽心机忍饥挨饿就为了拥有纤腰。

# 宫厨:宫中的膳食。,虚:白白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梦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楚灵王好细腰导致宫女饿死的典故为核心,借古讽今,揭示权力异化与盲目趋附的荒诞性。诗中“悲风动白茅”的萧瑟意象开篇,奠定苍凉基调;通过“虚减宫厨为细腰”的细节,将权力异化与个体盲从的荒诞性浓缩于二十八字中,讽刺入骨而不失悲悯。全诗以小见大,借楚灵王典故暗喻晚唐社会病态,语言凝练却意蕴深远,体现了李商隐“寄托深而措辞婉”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梦泽》由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彼时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党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李商隐本人深陷牛李党争的泥沼,仕途极为不顺,一生辗转多地,在幕府中任职,郁郁不得志。他途径古云梦泽之地,看到此地秋风中摇曳的白茅,一片荒芜萧瑟之景。这引发了他对历史的联想,想到楚灵王好细腰,使得满城宫女为求宠节食饿死的典故,借此来影射晚唐统治者的昏庸荒诞,以及社会上人们为追逐权力、迎合上位者而扭曲自我的现象,借古讽今,抒发内心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借楚灵王“好细腰”导致宫女饿死的历史典故,揭露了权力异化下的社会悲剧。诗中“楚王葬尽满城娇”以夸张笔法批判统治者荒淫无道,“虚减宫厨为细腰”通过细节刻画宫女盲目趋附的愚昧,暗喻晚唐社会病态审美与士人谄媚之风。全诗以“悲风动白茅”的萧瑟意象贯穿,将历史反思与现实观照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压迫与个体异化的深切悲悯。

2. 写作手法

夸张:“楚王葬尽满城娇”运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楚王因个人癖好致使众多宫女丧命的残酷情形,深刻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借古讽今:全诗借助楚灵王好细腰这一历史典故,映射晚唐社会中权贵荒诞行为以及人们盲目迎合的病态现象,对当下社会进行批判。细节描写:“虚减宫厨为细腰”通过对宫女为求细腰节食这一细节刻画,展现出宫女在权力影响下自我伤害的愚昧,强化了悲剧氛围。

3. 分段赏析

首句“梦泽悲风动白茅”,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悲风”与“白茅”的组合,奠定全诗哀伤基调,借景暗示历史与现实的沉重。次句“楚王葬尽满城娇”,运用夸张手法,直白地揭示出楚灵王因个人对细腰的癖好,致使无数宫女丧命的残酷事实,强烈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后两句“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通过“虚减宫厨”这一细节,生动展现出宫女们为迎合楚王喜好,盲目节食的愚昧,也由此深刻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追逐权力和迎合权贵,不惜牺牲自我的荒诞现象。整首诗借古讽今,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巧妙融合。

4. 作品点评

《梦泽》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典范之作,其独特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宫廷题材的局限,将批判视角聚焦于被害又自戕的女性群体。诗人以“楚王葬尽满城娇”的夸张意象,揭露统治者荒淫无道导致的社会悲剧,更以“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的冷峻反讽,直指权力异化下女性自我物化的深层荒诞。这种将历史批判与人性审视相结合的手法,使诗歌超越了具体历史事件的束缚,通过“悲风动白茅”的意象构建,将个体命运升华为具有普世意义的生存困境。清代学者屈复评其“刺荒淫而戒后世”,精准概括了诗中借古讽今的深刻立意。诗中“虚减宫厨为细腰”一句尤为后世称道,以极简笔触道尽权力规训下的人性异化,展现了李商隐“以小见大”的艺术功力。这种对历史悲剧本质的哲学性思考,使《梦泽》在唐代咏史诗中独树一帜,其揭示的社会批判维度至今仍具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姚培谦曰:普天下揣摩逢世,才人读此,同声一哭矣。

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

# 朱彝尊曰:题不曰“楚宫”,而曰“梦泽”,亦借用也。纪昀曰:“满城娇”三字太鄙。

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辑评》

# 繁华易尽,却从当日希宠者一边落笔,便不落吊古窠臼。

不详《玉溪生诗说》

# 一笼罩全神,二点明题旨,三四则申明其义也。“虚减”,宫人自减之,亦楚王减之也,二意并到。

清姜炳璋《选玉溪生诗补说》

# 此因梦泽宫娃之坟,而兴叹当时之歌舞也。制艺取士,何以异此,可叹!

清屈复《玉溪生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

下一篇: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