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yǒu
yóu
yuè

朝代:唐作者:杜荀鹤浏览量:2
yuè
cóng
guò
jiāng
yuè
lián
yǒu
yuán
duō
zhòng
shuǐ
shēng
lián
shì
qiáo
biān
huǒ
chūn
fēng
wài
chuán
zhōng
piān
zhòng
jūn
jīng
nián

译文

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因为吴越接壤。桔和莲皆吴越名产,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逐句剖析

"去越从吴过":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

# 吴:指现在浙江一带。

"吴疆与越连":因为吴越接壤。

"有园多种桔":桔和莲皆吴越名产,

"无水不生莲":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

"夜市桥边火":灯火通明的夜市,

# 火:繁荣、热闹的景象。

"春风寺外船":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

"此中偏重客":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

"君去必经年":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 必经年:泛指要待很长时间,客人乐而忘返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友游吴越》乃晚唐诗人杜荀鹤所著送别诗,诗人为即将前往吴越之地旅行的友人介绍当地的美好风光,表达了对朋友游吴越的高兴与羡慕之情。诗的首联“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点明友人欲去之地为吴越两乡,且两地接壤。颔联“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抓住江南富地极具代表性的金桔和玉莲,描绘出吴越大地处处桔黄荷艳、水陆俱美的诱人景观。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推出两个特写镜头,通过桥边夜市的繁灯如星和春风中临水寺前的游船辐辏,展现出吴越水乡商业的繁盛和人文旅业的发达。尾联“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则由自然美转到人情美,突出吴越人家的热情好客,并感叹朋友此去可能会乐而忘返。整首诗语言明畅,风格清新,音韵谐美,意境秀逸。大篇幅的景物描写,寓情于景,以景藏情,情景融会,妙合天成,显示了诗人谋篇的功力和构思的绵密。同时,此诗像一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有才名却屡试不第,大顺进士,后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以诗为业,作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能继承杜甫、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其诗短小精悍、语言浅近通俗,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后人称其诗为“杜荀鹤体”。代表作品有《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 今存有《唐风集》(又名《杜荀鹤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诗,其创作缘由是朋友即将前往吴越旅行。诗人为朋友能去吴越游览而感到高兴,同时也夹杂着一丝羡慕之情。杜荀鹤曾亲身游历过吴越之地,领略过那里的绝美风光,于是他便充当起向导的角色,为朋友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风光的描写,诗人间接表达了对朋友游览吴越的高兴与羡慕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未能同行的遗憾。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在描写吴越风光时,运用了色彩与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中,“桔”的金黄与“莲”的粉白,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对比,使画面绚丽多彩。“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里,“桥边火”的繁灯闪烁是动景,“春风寺外船”中春风吹拂下的游船是静景,动静相衬,把吴越的夜景和春日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气息。衬托:正衬,尾联“此中偏重客”通过写江南水乡人家的热情好客,衬托出吴越之地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美好的人情风貌,进一步丰富了吴越风情的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此行的羡慕和祝福之情。比喻:文中将诗人比作导游,“在画图里为朋友用重墨圈点了必游的景点”,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为朋友介绍吴越美景时的热情和细致,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吴越之地的喜爱,同时也使文章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首联“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明确了友人的目的地为吴越两地,同时暗示了后文描绘的美景是两地共有的特色。颔联从宏观角度描写吴越的独特风貌:“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无论是陆地上的园林还是水域中的景致,都各具风采。园林中翠色层叠,丹桔飘香;水面上波光粼粼,荷花竞艳。金桔与玉莲皆是吴越的代表性产物。诗人通过精炼的笔触,勾勒出吴越地区陆水相映、桔黄荷艳的美丽画卷。颈联则将视角由宏大转为细腻,聚焦于两个具体场景:“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这两个场景一暗一明,形成了鲜明对比。桥边的夜市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展现了吴越水乡商业的繁荣景象;而古寺旁的游船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体现了江南文化旅游业的兴盛。尾联则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风情:“此中偏重客”,表达了江南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特点。最后以感慨收尾:“君去必经年”,预示着友人此行将会沉浸于吴越的美好之中。诗人以写实的手法,为友人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吴越风情图。他如同一位贴心的导游,在这幅画卷中为友人圈点了不容错过的景点:观赏陆上的丹桔园,漫步水上的粉荷塘,逛赏热闹的夜市,探访幽静的古刹。在吴越的水乡人家中,还能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好客。由此可见,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感到十分高兴和愉悦。他与友人的分别,是愉快而畅快的,充满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风格清新秀逸,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生动鲜活的风俗画卷,在众多送别诗中独树一帜,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杜荀鹤这首送别诗,语言明畅,风格清新,音韵谐美,意境秀逸,开合转捩工巧自然。特别是大篇幅的景物描写,寓情于景,以景藏情,情景融会,妙合天成,显示了诗人谋篇的功力和构思的绵密。

现代陈秉智《寂寞长亭唐人别离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杨柳枝词》

下一篇:唐·王维《息夫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