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yuè

朝代:唐作者:缪氏子浏览量:2
chū
yuè
gōng
wèi
shàng
xián
fēn
míng
guà
zài
xiāo
biān
shí
rén
dào
é
méi
xiǎo
sān
tuán
yuán
zhào
mǎn
tiān

译文

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

逐句剖析

"初月如弓未上弦":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

# 未上弦: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

"分明挂在碧霄边":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

# 碧霄:蓝天。

"时人莫道蛾眉小":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

# 蛾眉:原形容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曲,这里指新月,月亮弯如蛾眉。

"三五团圆照满天":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

# 三五团圆:指阴历十五晚上最圆的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新月》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咏物诗题材。全诗围绕新月这一自然景象展开描绘,以孩童的视角与灵动笔触,生动展现新月的形态与神韵。诗中“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开篇便以简洁比喻勾勒出新月弯如弓弦、悬于碧空的清新画面;“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则笔锋一转,借新月之口,以哲理之语打破对新月“蛾眉小”的浅见,既展现出新月由缺转圆、终成满月普照人间的自然规律,又暗含“莫以貌取物,小者亦有大作为”的深刻寓意,寄寓了诗人对自我才华的自信与对未来成就的期许,同时也蕴含着对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思考,展现出积极向上、不甘渺小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赋新月》乃一首七言绝句,亦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佳作。此诗描绘了初月如弓,悬挂于碧空中的清晰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且满含希望的氛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新月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年少但志向远大、壮志凌云的高远抱负。同时,也展现出了他对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与乐观期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前两句描写月亮“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借咏新月来表达诗人的远大志向,表达了他人小志大,准备成就一番经世济民大事业的豪迈气概。托物言志:最后点明志向两句“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意思是说,诗人表示,别看自己这个时候年纪小,长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业。

3. 分段赏析

一二句“初月如弓未土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描绘的是初七、初八之时的月亮,它形如未上弦的弓,并非满月,甚至未满半圆,但其位置却高悬天际,因此,我们切不可轻视它,其起始之点便已极为高远。三四句“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则提醒我们不要因月亮此刻尚小而轻视它,待到每月十五,它便会变得圆满皎洁,光辉洒满人间。此处,“蛾眉”喻指眉毛,月亮在上弦之时,弯曲如眉。对于一个男孩而言,七岁时如同那上弦月,虽然年纪尚小,却已腹有诗书,自有一番风华。尽管他时常被人小视,但只需潜心求学,待到十五岁,便可参加考试,建功立业,未来定能成为国家之栋梁。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透露出少年志高的傲骨。诗中另有深意:虽年少,但志在长大后成就光照四方的大业。然而,历史长河中,许多早慧的孩子最终并未如愿以偿。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才华初显时便备受关注,心态却未及成年人的成熟,往往在众目睽睽中迷失自我。所以说,天才的锋芒不宜过早显露,以免神童终成“平凡之人”。父母应让孩子的才华与心态随着年龄增长而平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下一篇:唐·白居易《杨柳枝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