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掩鸿都夕":太阳西沉,暮色笼罩了鸿都城,
"河低乱箭移":河水低落,时光如杂乱的箭一般匆匆流逝。
"虫飞明月户":月光洒在门窗上,草丛中的虫儿在光影中轻盈飞舞,
"鹊绕落花枝":喜鹊绕着枝头盘旋,枝上残花随风轻摇。
"兰襟帐北壑":华美的帷帐对着北面的山谷,
"玉匣鼓文漪":玉贵的玉匣仿佛能鼓动起水面的波纹。
"闻有啼莺处":听到有黄莺啼叫的地方,
"暗幄晓云披":昏暗的帷幕被清晨的云雾轻轻披散。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从黄昏入笔,写夕阳西沉掩入鸿都(古代宫殿名,此处泛指京城)的暮色,银河低垂,繁星如乱箭般缓缓移动。诗句以“掩”字点出日落之态,“低”字形容银河的位置,将静态的星河转化为动态的“乱箭移”,既写出星辰运行的轨迹,又暗示时间的流逝。颔联“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转向深夜的庭院景象,明月照进门户,虫儿在光影中振翅飞舞,喜鹊绕着落花枝头盘旋。诗人用“飞”写虫的动态,“绕”写鹊的动作,动静结合,勾勒出深夜的生机。“落花枝”则添了几分凋零之感,暗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境,让画面在灵动中透出淡淡的哀愁。颈联“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视角转向室内陈设,“兰襟”指华美帷帐,“玉匣”喻珍贵器物,二者与“北壑”山景、“文漪”水波相映。器物之雅与山水之幽结合,既显富贵气象,又透出隐逸之趣,体现诗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尾联“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以听觉收尾,莺啼破晓,云雾轻披帷幕,暗示黑夜将尽。“暗幄”呼应前文静谧,而“晓云披”则点明时间变换,全诗在晨光初现中收束,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卢照邻《酬张少府柬之》
下一篇:唐·卢照邻《过东山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