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曾游曲水滨":回想往昔,人们在曲水之滨游玩,
# 曾:一作争。
"春来长有探春人":春天到了,常常有探寻春意的人。
# 春来长有探春人:一作未春长有探春人。
"游春人静空地在":如今,游春的喧嚣早已沉寂,只剩空荡的园地,
# 地:一作池。,静:一作尽。
"直至春深不似春":直到春深时节,却再也没有往日春天的模样。
晚唐诗人
王驾(?~?),唐代诗人。字大用,号守素先生,蒲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员外郎,因世乱弃官归隐。王驾工诗,其诗主要描写乡村人情与自然风光。他与郑谷、司空图为诗友,唱和赠答。司空图对其诗评价颇高,称其“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其《古意》诗有“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句,为世称颂。有诗作《夏雨》《雨晴》《古意》等。著有《王驾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它介绍了乱后曲江往昔游人如织的热闹和如今空寂无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的前两句“忆昔争游曲水滨,未春长有探春人”描绘了往昔曲江热闹非凡的景象,人们争着去游玩,还没到春天就有很多探寻春意的人。后两句“游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则展现了如今曲江的凄凉,游春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空荡的池塘,即使到了春深时节,也没有了春天的生机。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乱后曲江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忆昔曾游曲水滨,春来长有探春人”,开篇两句追忆往昔曲江的繁盛。“忆昔”二字点明是回忆,“曲水滨”指曲江岸边,曾经每到春天,这里总是挤满了踏青赏春的人,热闹非凡。“长有探春人”一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往昔春日曲江游人如织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后文的对比做了铺垫。“游春人静空地在,直至春深不似春”,后两句转写如今曲江的境况。战乱之后,曾经喧闹的游春人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场地。即便到了春深时节,这里也完全没有春天应有的生机与暖意,反而透着一股萧瑟与冷清。“人静”与“长有探春人”形成鲜明对比,“不似春”则直接道出了眼前景象的荒凉,将战乱带来的破坏与诗人的失落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一篇:唐·王驾《过故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