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òu
寿
ān
西
fèng
bié
zhèng
xiàng
gōng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2
luò
xiàng
西
dào
shí
héng
lín
lín
qīng
fēng
sòng
jūn
chē
yuǎn
huán
chén
chūn
bié
xiāo
suǒ
kuàng
bīng
shuāng
chén
líng
luò
jǐng
bào
nán
shēn
bǎi
xiāo
huá
dēng
yàn
dàn
xīng
sàn
rén
suì
xián
jiàn
yōu
lái
cán
chōu
lún
mián
mián
qióng
shì
chí
rào
shēn
pái
huái
huáng
piāo
miǎo
shū
chūn
shuāng
bīn
xiāng
wéi
biǎo
yǒng
xiè
zhōng
yīn
jiē
lái
jiào
shì
yǎng
wàng
yóu
qīn
dōng
qīng
fēng
jiǎn
jūn
zi
西
guī
cháo
bào
suì
yàn
hèn
yín
chéng
yáo
guì
yóu
duō
wèi
jiàn
bié
qíng
xiāo
huí
yàn
qián
jiào
làng
niàn
hòu
piāo
yōu
yōu
fēi
jǐng
sǒng
sǒng
xián
shuāng
tiáo
mèi
duō
zhì
lǎn
péng
guǎ
xīn
liáo
bìng
shēn
fāng
huǐ
zhì
xīn
shāo
jìng
dào
zài
yōu
qín
xué
kōng
ráo
nǎi
zhī
jiǎn
wén
jiàn
shǐ
suì
qíng
xiāo
yáo
wén
yíng
zhī
shēng
huá
liàng
jiāo
cán
gēng
jià
shì
lüè
yùn
tiáo
shàn
shì
yǒu
shí
jiā
dōng
shēng
miáo
yǎng
rén
zài
yǎng
shēn
zhǐ
qīng
sháo
yuàn
gòng
gāo
yán
gǎn
wàng
lèi
zhāo

译文

洛水朝着西方奔腾流淌,水中石激起粼粼波光。清风吹送着您乘车离去,车轮扬起的尘土不再回返。春日里离别已让人凄凉,何况在这冰霜寒冷的清晨。衰败零落的景致触目伤怀,心中郁积的愁绪难以舒展。无数个灯火辉煌的宴饮之夜,如今众人如星斗般各自离散。岁月流逝如箭离弦般迅疾,忧愁涌来似春蚕抽丝般绵长。世间事绵绵无尽,人人都在忙碌中被纷扰缠身。在恍惚朦胧中徘徊不前,时光飞逝,春日寒霜已成过往。愿能超脱于尘世万物之外,永远告别世俗间的羁绊牵缠。每日感叹前来求教的士人,只能仰望您却无法亲近身旁。东都的清风也仿佛减弱了寒意,您向西归去朝拜朝廷。独自怀着岁末的遗憾悲戚,流涕沉吟却不成一首歌谣。显贵者的交往情意深长,贫贱者的离别愁绪容易消散。南飞的大雁仿佛在回味从前的鸣叫,随波的野鸭念叨着日后的漂泊。孤鸟在空中悠悠飞过,树枝上挂着严霜显得孤峭高耸。不谙趣味的人事多滞涩难通,疏懒于交友,新的同僚也少。历经深重困境才领悟道理,悔恨袭来时心中如同火烧。寂静中,大道究竟何处寻觅,忧愁勤学,却终究空自辛劳。才明白减少世俗见闻,才能让心灵真正逍遥自在。雕琢文字只是徒劳经营,追求声名荣耀恐怕会陷入骄矜。回头惭对田间耕作的农人,他们质朴简约,气韵自洽。善良的人自有丰足的粮食,肥沃的菜畦在冬日也生新苗。养育百姓在于修养自身,这个道理如同韶乐般清和美好。愿进献这古朴的言辞,岂敢奢望您能以恩宠相招。

逐句剖析

"洛河向西道":洛水朝着西方奔腾流淌,

"石波横磷磷":水中石激起粼粼波光。

# 石波:指石路。

"清风送君子":清风吹送着您乘车离去,

"车远无还尘":车轮扬起的尘土不再回返。

"春别亦萧索":春日里离别已让人凄凉,

"况兹冰霜晨":何况在这冰霜寒冷的清晨。

"零落景易入":衰败零落的景致触目伤怀,

# 易入:容易入心生感。

"郁抑抱难申":心中郁积的愁绪难以舒展。

"百宵华灯宴":无数个灯火辉煌的宴饮之夜,

"一旦星散人":如今众人如星斗般各自离散。

# 星散:分散。

"岁去弦吐箭":岁月流逝如箭离弦般迅疾,

"忧来蚕抽纶":忧愁涌来似春蚕抽丝般绵长。

# 抽纶:抽丝。,忧来:忧伤。来,语助词。

"绵绵无穷事":世间事绵绵无尽,

"各各驰绕身":人人都在忙碌中被纷扰缠身。

"徘徊黄缥缈":在恍惚朦胧中徘徊不前,

# 黄缥缈:喻指做高官的幻想。黄,黄金印。一作送。,徘徊:游移,留恋。

"倏忽春霜宾":时光飞逝,春日寒霜已成过往。

# 春霜宾:谓做幕僚的岁月。春霜,犹“春秋”,指四时、岁月。宾,宾属,宾僚。

"相为物表物":愿能超脱于尘世万物之外,

# 物表物:世外人,出世之人。物表,世俗之外。第二个“物”字指人。

"永谢区中姻":永远告别世俗间的羁绊牵缠。

# 区中姻:即区中缘。尘世俗情。区中,人世间。姻、本义婚姻,这里用以泛指因缘。,永谢:永别。

"日嗟来教士":每日感叹前来求教的士人,

"仰望无由亲":只能仰望您却无法亲近身旁。

"东都清风减":东都的清风也仿佛减弱了寒意,

"君子西归朝":您向西归去朝拜朝廷。

"独抱岁晏恨":独自怀着岁末的遗憾悲戚,

"泗吟不成谣":流涕沉吟却不成一首歌谣。

# 不成谣:写不成诗。,泗吟:悲吟。泗,涕泪。

"贵游意多味":显贵者的交往情意深长,

# 意多味:兴味很浓。,贵游:显贵者出行。

"贱别情易消":贫贱者的离别愁绪容易消散。

# 情易消:感情容易消沉。,贱别:贫贱者的离别。

"回雁忆前叫":南飞的大雁仿佛在回味从前的鸣叫,

"浪凫念后漂":随波的野鸭念叨着日后的漂泊。

# 漂:一作飘。

"悠悠孤飞景":孤鸟在空中悠悠飞过,

"耸耸衔霜条":树枝上挂着严霜显得孤峭高耸。

# 衔霜条:遭霜的树枝。,耸耸:挺立貌。

"昧趣多滞涩":不谙趣味的人事多滞涩难通,

# 滞涩:心情郁闷不畅。涩:一作趾。,昧趣:丧失兴趣。

"懒朋寡新僚":疏懒于交友,新的同僚也少。

# 寡新僚:没有新朋友。,懒朋:懒于结交。

"病深理方悟":历经深重困境才领悟道理,

# 理方悟:才悟出人生的道理。,病深:忧困至深。

"悔至心自烧":悔恨袭来时心中如同火烧。

# 心自烧:内心灼痛。,悔至:悔极。

"寂静道何在":寂静中,大道究竟何处寻觅,

# 寂静道:清静无为之道,泛指老庄之旨。

"忧勤学空饶":忧愁勤学,却终究空自辛劳。

# 忧勤学:为国事忧虑勤劳之学。指儒家入世之学。

"乃知减闻见":才明白减少世俗见闻,

# 减闻见:去掉知识。

"始遂情逍遥":才能让心灵真正逍遥自在。

# 遂:遂趁,如愿。

"文字徒营织":雕琢文字只是徒劳经营,

# 营织:构造。指写作。

"声华谅疑骄":追求声名荣耀恐怕会陷入骄矜。

# 疑骄:令人迷乱而骄傲。,谅:委实。,声华:名声与荣耀。

"顾惭耕稼士":回头惭对田间耕作的农人,

"朴略气韵调":他们质朴简约,气韵自洽。

# 调:协调,和谐。,朴略:质朴清简。

"善士有余食":善良的人自有丰足的粮食,

# 士:一作才。

"佳畦冬生苗":肥沃的菜畦在冬日也生新苗。

"养人在养身":养育百姓在于修养自身,

# 养身:养其身体。,养人:教养人民。

"此旨清如韶":这个道理如同韶乐般清和美好。

# 清如韶:清纯如韶乐。韶,相传为虞舜所制乐曲。

"愿贡高古言":愿进献这古朴的言辞,

"敢望锡类招":岂敢奢望您能以恩宠相招。

# 招:接纳。,锡类:后以锡类称以善施及众人。这里是指以善施及众人之人。,敢望:希望。敢,谦词,犹冒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二首》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组五言送别诗。诗中,诗人借洛河闪烁的波光、拂面的清风等意象,将春晨离别的凄清之感与岁月匆匆的喟叹娓娓道来。“孤飞景”“衔霜条”等清冷意象的运用,尽显孟郊“苦寒奇峭”的独特诗风。诗人凭借对字句的精心雕琢,在《全唐诗》中留下了这篇彰显其艺术造诣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和九年(814年),孟郊受山南西道节度使郑余庆征召,启程前往担任军参谋一职,此诗便作于他从湖州西行赴任的途中。然而命运多舛,孟郊在赴任途中竟于阌乡暴病离世。他这一生,仕途之路布满荆棘,多次应试皆名落孙山,直至晚年才得郑余庆的提携相助,却不想在赶赴任所的途中骤然病逝,这首诗也成为了他临终前的绝笔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古诗,也是一组送别诗。描绘了诗人在寿安西渡时与郑相公分别的场景,借洛河波光、清风等意象,抒发了春别时的萧索之感,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体现了孟郊苦寒奇峭的诗风。

2. 分段赏析

其一:“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此句点明地点与环境,描绘出洛河水流向西,河石激起粼粼波光的画面。“石波”“磷磷”生动展现河水流动与波光闪烁之态,为全诗奠定开阔而略带清冷的基调,以景起兴,暗衬离别氛围。“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清风送君子”,将清风拟人化,好似特意送别郑相公,饱含不舍与祝福。“车远无还尘”,用车辆远去、尘土不再返回,形象写出离别后再难相见,借景抒情,把诗人的怅惘之情表现得含蓄深沉。“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先指出春日离别本就令人感到凄凉,“亦”字强调普遍的离别愁绪。“况兹冰霜晨”进一步递进,突出此次离别在有冰霜的清晨,更添寒冷孤寂之感,强化了离别的哀伤程度。“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零落景易入”,衰败、凋零的景象容易映入眼帘,触动内心,说明诗人因离别心境凄凉,更易被外界萧条之景影响。“郁抑抱难申”,内心郁积的愁绪和怀抱难以倾诉、舒展,直抒胸臆,展现出诗人压抑苦闷的状态。“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回忆往昔无数个在华灯照耀下宴饮欢乐的夜晚,“百宵”极言相聚时光之多。“一旦星散人”,如今众人却如星辰般突然离散,今昔对比强烈,凸显出离散的无奈与伤感。“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岁去弦吐箭”,把岁月流逝比作箭从弦上射出,形象地写出时光飞逝之快,让人来不及把握。“忧来蚕抽纶”,忧愁袭来如同春蚕抽丝,连绵不绝,生动表现出忧愁的悠长、难以摆脱。“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感慨世间之事连绵不断,没有尽头,“绵绵”“无穷”反复强调。“各各驰绕身”,每个人都被各种事务缠身,忙碌奔波,写出人生的纷扰无奈,也为离别增添了几分身不由己的喟叹。“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徘徊黄缥缈”,诗人在恍惚、朦胧的状态中徘徊,“黄缥缈”营造出一种虚幻、迷茫的氛围,体现其因离别而心绪不宁。“倏忽春霜宾”,时光飞逝,春日寒霜如同过客般匆匆离去,感叹时光易逝,蕴含对人生短暂的怅惘。“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表达出诗人渴望超脱于尘世万物之外的愿望,“相为物表物”,想要成为超越世俗之物的存在。“永谢区中姻”,永远告别尘世的羁绊、牵挂,展现出对摆脱世俗束缚的向往,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些许无奈。“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日嗟来教士”,每天感叹那些前来求教学问的人,“嗟”字饱含感慨。“仰望无由亲”,只能仰望郑相公,却没有机会亲近,体现出诗人对郑相公的敬仰,以及因离别而无法再受其教诲、亲近的遗憾。其二:“东都清风减,君子西归朝”“东都清风减”,因郑相公离去,东都的清风仿佛都减弱了寒意,实则是诗人内心因离别而觉得失去了温暖。“君子西归朝”点明郑相公西去归朝这一离别事实,简洁叙述中蕴含不舍。“独抱岁晏恨,泗吟不成谣”“独抱岁晏恨”,独自怀着岁暮的遗憾,“独”强调孤独,“岁晏恨”暗示人生已至暮年,诸多遗憾涌上心头。“泗吟不成谣”,流涕沉吟,却连一首歌谣也难以成调,生动描绘出诗人悲伤至极、无法自制的状态。“贵游意多味,贱别情易消”将显贵者的交游与贫贱者的离别相对比,显贵者之间交往情意深厚,值得回味;而贫贱者的离别,其愁情容易消散,揭示出社会阶层差异下情感的不同境遇,饱含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无奈。“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以回雁、浪凫自比,回雁回忆从前的鸣叫,浪凫念叨着日后的漂泊,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生动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漂泊不定生活的担忧。“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悠悠孤飞景”,描绘出孤鸟在空中悠悠飞过的画面,“悠悠”“孤”渲染出孤独、寂寥的氛围。“耸耸衔霜条”,树枝高耸,挂着严霜,“耸耸”“衔霜”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冷峻、孤寂,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昧趣多滞涩”,不理解趣味的人事往往滞涩难通,写出诗人对一些世俗人事的感受,觉得难以应付。“懒朋寡新僚”,疏懒于交友,新的同僚也很少,体现出诗人在人际交往上的状态,因离别等原因而感到孤单。“病深理方悟,悔至心自烧”“病深理方悟”,经历了深重的困境、磨难后,才领悟到一些道理,强调人生阅历对感悟的作用。“悔至心自烧”,悔恨之情涌上心头,内心如同火烧般痛苦,写出对过去某些事情的追悔莫及,情感浓烈。“乃知减闻见,始遂情逍遥”表示才明白减少对世俗见闻的关注,才能让心情逍遥自在。这是诗人经历诸多事情后的一种人生感悟,透露出想要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文字徒营织,声华谅疑骄”“文字徒营织”,认为自己以前在文字上苦心经营可能只是徒劳,反思自己过去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声华谅疑骄”,追求声名荣耀恐怕会让人陷入骄矜,对追求声名的行为进行自省,体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顾惭耕稼士”,回头对田间耕作的农人感到惭愧,将自己与朴实的农人对比。“朴略气韵调”,赞叹农人质朴简约,气韵和谐自洽,表达出对这种质朴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善士有余食,佳畦冬生苗”说善良的人自有充足的粮食,肥沃的菜畦在冬日也能生出新苗,表面写农事,实则暗示善良、本分之人自有福报,蕴含着一种朴素的人生哲理。“养人在养身,此旨清如韶”“养人在养身”,指出养育百姓在于修养自身,从个人感悟上升到治国养民的层面,提出一种观点。“此旨清如韶”,认为这个道理如同韶乐般清和美好,强调其重要性与正确性。“愿贡高古言,敢望锡类招”“愿贡高古言”,表达出愿意进献古朴、高深的言辞,体现出诗人对自己见解的珍视。“敢望锡类招”,又怎敢奢望得到恩宠、被招纳,以谦卑的语气,表现出一种谨慎、不抱过高期望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刿目鉥心,钩章棘句。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

下一篇:唐·李贺《追和柳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