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得凉州意外声":能够唱出《凉州》绝妙的歌声,
# 意外:料想不到;意料之外。,凉州:乐曲名,即《凉州曲》。凉:一作梁。
"旧人唯数米嘉荣":老相识中就数你米嘉荣。
# 米嘉荣:中唐著名的歌唱家。,唯数:一作“唯有”,一作“难数”。
"近来时世轻先辈":近来的风气是轻视老前辈,
# 先:一作“前”。,时世:一作“年少”。时髦、风气,世俗。
"好染髭须事后生":看来老人只好把白胡子染黑了去伺候年轻人了。
# 后生:少年,小伙子。,事:侍奉,伺候。,髭须:嘴上边的胡子。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讽刺抒情诗。诗中介绍了久负盛名的老歌手米嘉荣年迈后不受年轻一代重视的境遇,描绘了他为迎合时尚而“染髭须”的无奈之举,体现了当时社会轻视先辈、追捧后生的不良风气,营造了一种诙谐中蕴含辛酸的艺术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米嘉荣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朝中先辈受新贵排挤的激愤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将时人对“先辈”的轻视与对“后生”的趋附进行对比,鲜明地展现出社会风气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感慨与批判。夸张:“好染髭须事后生”讽刺了米嘉荣为了迎合年轻一代而染髭须的行为,突出其年老了不受重视的境遇,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轻视先辈现象的批判。
3. 分段赏析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凉州》是唐代著名的曲调,源自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民歌,后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献朝廷。据史料记载,《凉州》在宫廷演出时曾引发争议,有人因其独特的旋律而担忧会带来动荡,也有人为之倾倒。这种“意外之声”不仅体现了曲调的不凡,更衬托出米嘉荣技艺的出类拔萃。“旧人唯数”一句,则直接点明了米嘉荣在老一辈歌手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突显了他的才华与被冷落之间的反差,令人不禁对他心生同情。“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这两句笔锋一转,直指社会风气。米嘉荣虽身怀绝技,却因时世轻视先辈而遭冷落。诗人以戏谑的口吻劝他“染髭须”以迎合年轻后生,表面看似劝慰,实则暗含辛酸与愤懑。刘禹锡本人因政见不同而屡遭贬谪,对“轻先辈”的现象感同身受。这种“正言若反”的手法,既委婉含蓄,又尖锐深刻,既表达了对米嘉荣的同情,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世态的炎凉。
4. 作品点评
《与歌者米嘉荣》语言诙谐,却蕴含深意。诗中通过描写老歌手米嘉荣年迈后不受年轻一代重视的境遇,以“染髭须”戏谑地反映了他为迎合时尚而做出的无奈之举,隐含了诗人对朝中先辈受新贵排挤的激愤之情。
上一篇:唐·刘禹锡《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