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惟种竹":家里贫穷只种植竹子,
"时幸故人看":有时庆幸老朋友来探访。
"菊度重阳少":菊花过了重阳节就稀少,
"林经闰月寒":树林经历闰月后更寒冷。
"宿酲犹落帽":昨夜的酒意还未消散,帽子都快要掉落,
"华发强扶冠":白发勉强扶正歪斜的帽子。
"美景良难得":美好的景色实在难以遇到,
"今朝更尽欢":今天更要尽情欢乐。
中唐诗人
严维(?~780),唐代诗人。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至德进士,后入浙东幕府,官至秘书郎。他与鲍防、吕渭等数十人联句唱和,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严维工诗,与当时名辈岑参、刘长卿等交游唱和。《唐才子传》称其“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严维于肃、代间颇著诗名,诗以送别赠酬居多,《酬刘员外见寄》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二句,尤为传诵。《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丹阳送韦参军》均为佳作。有《严维诗》一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家贫惟种竹,时幸故人看”,直述家境清寒,“家贫”二字点明物质条件的匮乏,而“惟种竹”则以竹自况,暗含文人雅趣(竹常象征高洁);后句“时幸故人看”笔锋一转,由贫寒的孤独转向友情的温暖,“时幸”二字尤为动人,写出偶有故人来访时的欣喜。颔联“菊度重阳少,林经闰月寒”,转向对秋景的描绘。重阳本是赏菊时节,却因“闰月”(农历额外月份)导致菊花开得稀疏,树林也因闰月的延宕更添寒意。“少”与“寒”二字,既写秋景的萧瑟,也暗合诗人内心的清冷,环境的清寂与人心的孤寂形成呼应。颈联“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聚焦诗人自身的细节。“宿酲”指宿醉未消,帽子因酒意松脱而“落”;“华发”即白发,稀疏得需“强扶”才能戴正帽子。这两个生活化的场景,刻画出诗人略显狼狈却真实的模样:或许因贫困无酒量,或许因愁绪难解而借酒,白发与落帽的细节,更添岁月流逝、身世飘零的感慨。尾联“美景良难得,今朝更尽欢”收束全诗,直抒胸臆。前六句铺陈的贫寒、秋寒、衰老之景,在此处凝结为“美景难再”的叹息;而“更尽欢”的呼吁,既是对眼前“故人来访”这一“美景”的珍惜,也是对当下微小幸福的珍视,尽管生活清苦、岁月催老,但能与故人相聚、共赏此刻,便是值得全心把握的美好。
上一篇:唐·杜甫《往在》
下一篇:唐·白居易《悲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