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gāo

朝代:唐作者:陈陶浏览量:1
fēng
qīng
yún
shí
èr
zhī
jīn
yún
yáo
huā
gōng
lěi
luǒ
chǔ
gōng
wài
liè
xiān
miàn
xīng
dǒu
chuí
xiù
shuāng
yuàn
sān
xiá
chūn
fēng
mèng
xiāng
wáng
liè
qīng
luán
zài
lǎn
chuī
xiāo
bān
zhú
shī
jiāng
qiè
piāo
yáo
sàn
tiān
tái
cháng
pèi
hóng
xiá
fān
guī
shí
bái
yǎn
qīng
suǒ
qióng
zhī
cǎo
cǎo
xiāng
yān

译文

如玉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有十二根玉枝,西王母伴随着云彩赐予瑶姬。华美的花宫在楚国宫殿之外错落林立,众神仙从四面八方而来,头顶的星斗仿佛垂落下来。巫山神女有着举世无双的秀丽姿色,她哀怨地对着三峡,春风中多次梦到楚襄王外出打猎。青鸾鸟不在身边,神女懒得吹箫,只能在斑竹上题诗寄托对江边妾室的思念。飘拂的丝带在巴地的天空飘散,神女身披苔裳,手挽玉辔,红旗如幡在红霞中飘扬。归来时白帝城紧闭着青琐门,琼枝无奈地遗落在湘地的烟雾之中。

逐句剖析

"玉峰青云十二枝":如玉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有十二根玉枝,

# 青云:一作翠耸。

"金母和云赐瑶姬":西王母伴随着云彩赐予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华美的花宫在楚国宫殿之外错落林立,

# 外:一作列。

"列仙八面星斗垂":众神仙从四面八方而来,头顶的星斗仿佛垂落下来。

# 列仙:一作仙客。

"秀色无双怨三峡":巫山神女有着举世无双的秀丽姿色,她哀怨地对着三峡,

"春风几梦襄王猎":春风中多次梦到楚襄王外出打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青鸾鸟不在身边,神女懒得吹箫,

"斑竹题诗寄江妾":只能在斑竹上题诗寄托对江边妾室的思念。

"飘飖丝散巴子天":飘拂的丝带在巴地的天空飘散,

"苔裳玉辔红霞幡":神女身披苔裳,手挽玉辔,红旗如幡在红霞中飘扬。

# 幡:一作鲜。

"归时白帝掩青琐":归来时白帝城紧闭着青琐门,

"琼枝草草遗湘烟":琼枝无奈地遗落在湘地的烟雾之中。

# 遗:一作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巫山高》是唐代诗人陈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围绕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展开,充满了浪漫的想象。诗中开篇以玉峰、青云等描绘巫山的壮美,引出神女的超凡来历。接着描述了神女所处的花宫、楚宫之外的环境,以及众神仙汇聚的场景,展现出神女的尊贵和神秘。随后刻画了神女的美丽和哀怨情感。诗中还运用青鸾、斑竹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哀怨思念的主题。后半部分描写神女的出行和归来,营造出一种奇幻而惆怅的意境,使诗歌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陈陶(803?~879?),唐代诗人。字嵩伯,自称“三教布衣”,长江以北人。文宗大和间游江南、岭南,曾作诗投献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州镇官员,然均未能引其入仕。大中三年,隐居于洪州西山。陈陶的乐府诗,意境诡异,色彩浓郁,酷似李贺。亦有《塞下曲》《胡无人行》等边塞题材之作,其中《陇西行四首》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尤为人所传诵。代表作品有《游子吟》《答莲花妓》。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描绘了巫山如玉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有十二根玉枝,营造出一种壮美、奇幻的氛围。西王母伴随着云彩赐予瑶姬,点明了神女的超凡来历,为神女的形象增添了神秘色彩,开篇就展现出诗歌浪漫的风格。“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描绘了神女居住的花宫在楚国宫殿之外错落林立,众神仙从四面八方而来,头顶的星斗仿佛垂落下来。通过描写花宫的华丽和众神仙的汇聚,展现出神女所处环境的尊贵和神秘,进一步渲染了奇幻的氛围。“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刻画了神女的美丽和哀怨情感。“秀色无双”突出了神女的绝世容颜,“怨三峡”则点明了她哀怨的对象。春风中多次梦到楚襄王外出打猎,表现出神女对襄王的思念和哀怨,使神女的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细腻。“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运用青鸾、斑竹等意象,深化了哀怨思念的主题。青鸾鸟不在身边,神女懒得吹箫,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寂寞。在斑竹上题诗寄托对江边妾室的思念,进一步抒发了神女的情感,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描绘了神女的出行场景,飘拂的丝带在巴地的天空飘散,神女身披苔裳,手挽玉辔,红旗如幡在红霞中飘扬。通过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奇幻而绚丽的意境,展现了神女的神秘和美丽。“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描写了神女的归来场景,归来时白帝城紧闭着青琐门,神女留下的琼枝在湘江的烟霭中显得匆忙而零乱。营造出一种惆怅、落寞的氛围,使诗歌在奇幻浪漫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无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陶《钱塘对酒曲》

下一篇:唐·陈陶《自归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