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3
àn
chuāng
liáng
dòng
qiū
tiān
qǐn
dān
yōu
rén
bàn
míng
yuè
zài
lín
duān
qīng
jǐng
měi
píng
shēng
huān
fāng
chuàng
gèng
hán

译文

暗暗的窗户,凉风吹动着树叶,秋天的寝席只有一人。忧愁的人半夜起身,明亮的月光照在林间。每当遇到这样清幽的景色,就会想起往昔的欢乐。如何才能不感伤,披上衣服露水更加寒冷。

逐句剖析

"暗窗凉叶动":暗暗的窗户,凉风吹动着树叶,

"秋天寝席单":秋天的寝席只有一人。

# 单:孤单。,天:一作斋。

"忧人半夜起":忧愁的人半夜起身,

# 忧人:愁人,作者自指。

"明月在林端":明亮的月光照在林间。

"一与清景遇":每当遇到这样清幽的景色,

# 清景:清光,指月光。

"每忆平生欢":就会想起往昔的欢乐。

# 平生:旧交,知友。

"如何方恻怆":如何才能不感伤,

# 恻怆:悲伤,忧伤。,如何:奈何,怎么办。

"披衣露更寒":披上衣服露水更加寒冷。

# 更:一作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秋夜窗外凉爽秋风、摇动树叶、明亮月光等景象,展现诗人孤独忧思。写作上借景抒情,将孤寂哀怨之情融入秋夜之景,又通过往昔快乐时光与现实的对比,强化孤独之感。全诗以简洁语言精准描写,情感真挚,风格凄凉沉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悲凉与思虑,极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感怀诗。描绘了秋夜之景,借秋风、树叶、月光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往昔快乐时光的回忆和现实冷落的哀愁。

2. 分段赏析

首句“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暗”“凉”“单”等字,炼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秋夜的清冷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次句“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通过描写忧愁之人半夜起身,看到明月在林端的景象,以景衬情,凸显出诗人的忧愁孤寂。第三句“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由眼前的清景引发对平生欢乐的回忆,借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强化了内心的伤感。末句“如何方侧怆,披衣露更寒”,直抒胸臆,写出诗人在悲伤之中披衣起身,却感觉露水更寒,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何必思索,洞见本怀。

明高棅《唐诗品汇》

# “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情深人知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 实情实景,惟“忧人”半夜知之,然“忧人”非诗人亦不能知。

清黄生《唐诗快》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下一篇:唐·褚亮《明堂乐章·雍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