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àn
yáng
wáng
wǎn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宋之问浏览量:1
xián
xiàng
chēng
bāng
jié
qīng
liú
dài
tuī
gōng
cái
yǎn
zhū
xià
wén
biàn
dāng
shí
bīn
diào
fān
chéng
rén
wáng
guī
luò
yáng
jīn
zhǐ
guì
yóu
xiě
tài
chōng
zèng
zhì
huī
zhāng
qià
qiú
shū
cǎo
chéng
suí
zhāo
jìn
rén
zhú
zhōu
jīng
hāo
guān
sòng
sōng
mén
yìn
shòu
yíng
shuí
zhī
yáng
jīn
chóng
āi
róng

译文

贤良的宰相堪称邦国的杰出人才,清正的品格被一代世人推崇。您的才华超越天下众人,文章体制改变了当时的风气。宾客吊唁时仿佛看到您化为仙鹤离去,人们痛惜您的离世,就像惋惜神龟消逝。如今洛阳的纸价又变得昂贵,还在争相传抄您如左思般的绝妙文章。追赠官阶和美好的徽章都很合宜,您的遗书文稿也已整理完成。宾客如同晨露般消逝,人们追逐着夜间的船只为您送行,心中惊痛。送葬队伍带着衣冠前往蒿里,松树林间的墓门,仿佛在迎接(逝者的)官印与丝带。谁能想到,如同杨伯起一般的贤士,今日又经历了这死后的哀荣。

逐句剖析

"贤相称邦杰":贤良的宰相堪称邦国的杰出人才,

"清流举代推":清正的品格被一代世人推崇。

"公才掩诸夏":您的才华超越天下众人,

"文体变当时":文章体制改变了当时的风气。

"宾吊翻成鹤":宾客吊唁时仿佛看到您化为仙鹤离去,

"人亡惜喻龟":人们痛惜您的离世,就像惋惜神龟消逝。

"洛阳今纸贵":如今洛阳的纸价又变得昂贵,

"犹写太冲词":还在争相传抄您如左思般的绝妙文章。

"赠秩徽章洽":追赠官阶和美好的徽章都很合宜,

# 秩:一作衮。

"求书秘草成":您的遗书文稿也已整理完成。

"客随朝露尽":宾客如同晨露般消逝,

"人逐夜舟惊":人们追逐着夜间的船只为您送行,心中惊痛。

"蒿里衣冠送":送葬队伍带着衣冠前往蒿里,

"松门印绶迎":松树林间的墓门,仿佛在迎接(逝者的)官印与丝带。

"谁知杨伯起":谁能想到,如同杨伯起一般的贤士,

"今日重哀荣":今日又经历了这死后的哀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范阳王挽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其一的首联赞美逝者贤能出众、品格清正,为世人所推崇;颔联称颂其才华超越天下,文章体制改变了当时风气;颈联以仙鹤离去、灵龟被惜的比喻,写宾客吊唁时对逝者离世的惋惜;尾联借洛阳纸贵、传写佳作的情景,凸显逝者作品的影响力。其二的首联写追赠官阶与徽章合宜,逝者遗著得以留存;颔联以晨露消逝、夜舟令人惊痛的意象,写宾客散去与人们的哀痛;颈联描绘送葬及逝者死后荣宠的景象;尾联以杨震作比,感叹逝者死后尽享哀荣。这两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借对逝者生前才华、品格及死后影响的描写,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与赞颂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二年进士,后因趋附谄事张易之兄弟受牵连被贬。宋之问是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其诗多应制唱和之作,格律严整,文辞华丽。早期作品词采音韵精切工整,晚期流放途中所作诗,写景抒情,内容充实,含蓄凝炼。代表作品有《题大庾岭北驿》《过蛮洞》《渡汉江》等。著有《宋之问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写哀悼逝者的五言律诗,借宾客吊唁、人们传写逝者佳作、送葬等景象,写出了逝者生前才华出众、品格高尚,深受世人推崇,以及其离世后人们的惋惜与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逝者死后享有的哀荣。

2. 写作手法

用典:其一颈联“宾吊翻成鹤”巧用仙鹤的典故,仙鹤常被视为高洁、祥瑞的象征,也与仙人相关联,诗中用仙鹤暗喻逝者品格高洁,如同仙鹤离去般逝去;“人亡惜喻龟”巧用灵龟的典故,灵龟在传统文化中有长寿、珍贵之意,诗中以人们爱惜灵龟来比喻对逝者离世的深切惋惜。

3. 分段赏析

其一的首联“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开篇便对逝者的品格与声望进行赞誉。“贤称”“邦杰”点明其贤能堪称国家杰出之人,“清流”“举代推”则写出其清正品格被一代世人推崇。这一联以简洁的语言,从社会评价的角度,奠定了对逝者高度赞扬的基调,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表达对逝者的敬重。颔联“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聚焦逝者的才华与文学影响。“公才掩诸夏”突出其才华超越天下众人,“文体变当时”则强调其文章体制改变了当时的风气。此联通过具体的才华表现与文学成就,进一步展现逝者的卓越,与首联的赞誉相呼应,让人物形象更显丰满。颈联“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转入对逝者离世后的情景描写。“宾吊”写出宾客前来吊唁的场景,“翻成鹤”以仙鹤离去比喻逝者逝去,暗含其品格高洁之意;“人亡惜喻龟”则用爱惜灵龟来形容人们对逝者离世的惋惜。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悲伤与惋惜寄托于具体意象之中,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尾联“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借用左思“洛阳纸贵”的典故,“太冲词”代指逝者的佳作,写出人们仍在传写其作品,致使洛阳纸价昂贵。这一联通过典故的运用,从作品流传的角度,凸显逝者文学成就的深远影响,既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肯定,也暗含着对其逝去的惋惜。其二的首联“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写逝者死后获得的荣宠与遗著的整理。“赠秩徽章洽”表明追赠的官阶和徽章都很合宜,体现了朝廷对其的认可;“求书秘草成”则写出求取其遗著秘籍得以完成,说明其著作的珍贵。这一联从死后荣宠与著作留存两方面,展现逝者的价值与影响。颔联“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描绘逝者离世后众人的反应。“客随朝露尽”以晨露易逝比喻宾客如逝去的逝者般渐渐离散,“人逐夜舟惊”则写出人们追逐夜间送葬的船只,内心满是惊痛。此联运用比喻手法,将众人的悲伤与不舍融入具体的情景之中,情感真挚动人。颈联“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聚焦送葬场景与死后荣宠。“蒿里衣冠送”点明在蒿里之地为逝者送衣冠,是送葬的具体情景;“松门印绶迎”则以松门之处有印绶相迎,象征逝者死后获得的荣宠。这一联通过具体的丧葬仪式描写,进一步渲染悲伤氛围,同时也暗含对逝者生前功绩的肯定。尾联“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借用杨震(杨伯起)的典故,将逝者比作杨震般的贤士,写出其今日死后尽享哀荣。此联以典故收束,既高度赞扬了逝者的贤德,又表达了对其死后获得荣宠的感慨,让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更为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送永昌萧赞府》

下一篇:唐·宋之问《花落(一作沈佺期诗。题云梅花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