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朝代:唐作者:韩偓浏览量:2
tíng
shù
xīn
yīn
wèi
chéng
jiē
rén
jìng
chán
shēng
xiāng
fēng
dòng
lóng
shuì
shí
yǒu
jiāo
yīng
huàn
míng

译文

庭院中树木新添了绿荫,但叶子尚未完全长成,玉石砌成的台阶旁一片静谧,只有一只蝉在鸣叫。相风竿静止不动,乌龙(指犬)在悠闲地酣睡,时不时有娇俏的黄莺啼叫,仿佛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逐句剖析

"庭树新阴叶未成":庭院中树木新添了绿荫,但叶子尚未完全长成,

"玉阶人静一蝉声":玉石砌成的台阶旁一片静谧,只有一只蝉在鸣叫。

# 一蝉:一作下帘。,玉阶: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之美称。

"相风不动乌龙睡":相风竿静止不动,乌龙(指犬)在悠闲地酣睡,

# 乌龙:原为犬名。,相风:亦称相风鸟,观测风向的仪器。

"时有娇莺自唤名":时不时有娇俏的黄莺啼叫,仿佛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 娇莺:一作幽禽。,时有:一作待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夏日》是唐代诗人韩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主题围绕夏日庭院景致,描绘了一幅清幽闲适的夏日图景。内容上,通过描写庭树新阴、玉阶蝉声、相风不动、乌龙酣睡、娇莺啼鸣等景象,展现出夏日午后的静谧与生机。诗人善用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如“一蝉声”“娇莺自唤名”以细微声响衬托环境寂静,“相风不动”“乌龙睡”则描绘静态画面,营造出安宁氛围。诗句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虽未直言感慨,却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含蓄的心境与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庭树新阴叶未成”:诗人以简洁质朴的笔触描绘庭院之景,点明了夏日时令。“庭树”明确地点为庭院;“新阴”暗示刚刚入夏,树叶开始形成绿荫却还不够浓郁;“叶未成”则是对“新阴”的具体描写,形象展现出初夏树木的状态,给人以清新之感,也为全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玉阶人静一蝉声”:视角从树木转移到庭院中的其他元素。蜿蜒的玉阶,葱茏树木中传来的蝉鸣声,构成了一幅有声的画面。“一蝉声”以动衬静,用蝉鸣凸显出周围环境的安静,如同“鸟鸣山更幽”,让寂静的氛围更加深沉,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相风不动乌龙睡”:“相风”即古时测风向的器具,“相风不动”表明此时没有风,进一步强调环境的静谧。“乌龙睡”描绘出狗在夏日午后酣睡的憨态,增添了画面的闲适之感,从侧面烘托出夏日庭院的安静祥和。“时有娇莺自唤名”:此句为全诗的亮点。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灵性,仿佛黄莺在清脆啼叫中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使画面鲜活起来,充满生趣。“时有”表示黄莺啼叫的间断性,“娇”既写出了黄莺的娇憨可爱,又描绘出其啼声的清脆悦耳,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生灵的喜爱,也让整首诗在静谧中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韩偓诗云:“洞门深闭不曾开,横卧乌龙作妒媒。”又云:“相风不动乌龙睡,时有幽禽自唤名。”又云:“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祝镒子权贤良穷探古诗,无不贯通,一日问余曰:“韩致光诗用‘乌龙’为何事?”余答曰:“乐天《和元微之梦游春》诗云:‘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当是犬尔。”……后阅沈汾《续仙传》云:韦善俊携一犬号“乌龙”,化为龙,乘之飞升而去。乐天、致光诗未必不用此事。

不详《槁简赘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春宫曲》

下一篇:唐·白居易《夜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