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临飞鸟上":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
# 迥临:高高的在上面。迥:常作远或独自的样子解释,此处应描写高远。
"高出世尘间":远离尘世间。
# 世尘:尘世。
"天势围平野":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
# 平野:平坦开阔的原野。晁错《言兵事书》: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围:笼罩。
"河流入断山":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 断山:指西山之间。杜甫《远游》:云长出断山。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登高诗。此诗首诗描写宏伟的鹳雀楼和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以景语造境,通过自然与精神的交融,传递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超然物外的生命态度。
2. 写作手法
以实写虚:前两句“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以“飞鸟”为参照,写出鹳雀楼之高,连飞鸟都在楼下,人却登临其上,形成“人高于鸟”的对比;再以“世尘间”(地面俗世)为反衬,突出楼阁“高出”凡尘的隔绝感。情景交融:“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表面写登楼所见的高度,实则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高出世尘间”不仅是“高”,更是精神上的“超脱”,站在高处,远离地面的喧嚣纷扰,内心生出对世俗的疏离感与对清净的向往。这里的“景”(楼高、鸟低、尘远)与“情”(超脱、孤寂)完全交融,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内核。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通过描写楼的高度来表达诗人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顶,看到远处的飞鸟仿佛就在楼下飞翔,给人一种站得很高、看得远的感觉,体现出诗人超越凡俗的眼界。这种写法用远处的鸟显得很小来对比出近处的楼非常高,很有意思。从情感上看,表达了诗人清高脱俗、志向高远的情怀,好像已经超脱尘世,有了出世的念头。第二句另一种说法是"高谢世人间",更能体现这种超然的态度。后两句通过描写周围的景色来抒发情感。从鹳雀楼向四周望去,中条山脉连接着西边的华山,山脉本应环绕着平原,但黄河水势浩大,冲破山脉的阻挡,奔腾流向远方。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山河的雄伟气势,也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情感,显示出他目光远大、志向不受拘束。这两句与前两句相互呼应,既表现出楼的高耸,也突显了诗人志向高远、气度非凡的品格。
4. 作品点评
诗中景致浸染情思,以景显情;物象寄托志趣,借物言志。诗人笔下雄浑壮阔的山河,源于其高尚胸襟与开阔格局。登楼之际,他以诗抒怀明志,字句间尽显高远目光与非凡气魄,情感激昂有力。
# 不减王之涣作。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上一篇: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下一篇:唐·王昌龄《春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