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zhōu
kuàng
xiān
bèi
cháo
xián
chá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dào
wèi
xīn
bìng
cóng
méng
míng
huā
jìn
yuè
ōu
kōng
jǐn
shuǐ
yǒu
xiān
shǔ
shān
ráo
fāng
cóng
yún
gēn
cái
jiǎn
绿
yìn
fèng
fēi
hóng
céng
xiàng
guì
rén
zuì
jiāng
shī
sǒu
tóng
xìng
wèi
lái
jiù
bìng
liè
gōng

译文

修道的意趣别让它变得乏味,我心情烦闷、患病后毫无欢容。蒙山茶如美玉般的花朵已采尽,越地茶瓯里像荷叶般空荡。锦江之水有鲜丽色泽,蜀山满是芬芳茶丛。刚从茶树根际采下嫩绿新芽,茶饼模印缝隙已泛出微红。从前曾从贵人处得到好茶,大多是和诗翁一同分享。希望您能求得好茶寄来,救治我这病弱的身躯。

逐句剖析

"道意勿乏味":修道的意趣别让它变得乏味,

"心绪病无悰":我心情烦闷、患病后毫无欢容。

"蒙茗玉花尽":蒙山茶如美玉般的花朵已采尽,

"越瓯荷叶空":越地茶瓯里像荷叶般空荡。

"锦水有鲜色":锦江之水有鲜丽色泽,

"蜀山饶芳丛":蜀山满是芬芳茶丛。

"云根才翦绿":刚从茶树根际采下嫩绿新芽,

"印缝已霏红":茶饼模印缝隙已泛出微红。

"曾向贵人得":从前曾从贵人处得到好茶,

"最将诗叟同":大多是和诗翁一同分享。

"幸为乞寄来":希望您能求得好茶寄来,

"救此病劣躬":救治我这病弱的身躯。

# 病:一作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古诗,借“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等词句,传递因身心俱疲、心绪烦闷,向友人求茶疗愈的心情。诗以茶为纽带,既呈现唐代茶文化样态,也映照孟郊仕途困顿中,借茶纾解寂寥、寻求慰藉的情愫。诗里出现蜀山、锦水等地名,云根、印缝等自然意象,融合茶具、茶景与文人雅趣。其与陆羽茶学理念呼应,彰显中唐文人饮茶风尚之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孟郊仕途困顿半生,晚年任溧阳尉时,与茶圣陆羽交往频繁。此诗写于他心境抑郁、贫病交迫之际,借求茶一事,抒发对精神宁静的向往。中唐饮茶文化盛行,文人多以茶联谊,这般乞茶之举,尽显鲜明时代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茶为主题的五言古诗。借“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等茶相关意象,写诗人因心绪不佳、身体抱恙,向友人乞茶,抒发对精神慰藉与身体疗愈的渴望,展现唐代茶文化及文人借茶抒情的意趣。

2. 分段赏析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悰”,开篇直述心境。“道意”关联精神追求,“勿乏味”隐含对乏味的担忧;“心绪病无悰”点明患病后心情烦闷、无欢悦,为全诗奠定求茶疗愈的情感基调,将内心困顿与对茶的期待相勾连。“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聚焦茶与茶具。“蒙茗玉花尽”写蒙山茶如美玉之花采尽,凸显茶的珍贵与难得;“越瓯荷叶空”描越地茶瓯中茶叶如荷叶般空荡,从茶与茶具视角,强化无茶可用的遗憾,为乞茶做铺垫。“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云根才翦绿,印缝已霏红”,描绘茶产地与采茶制茶。“锦水鲜色”“蜀山芳丛”展现产茶地的美好与茶丛繁茂;“云根翦绿”写采下嫩绿茶芽,“印缝霏红”描茶饼模印后泛红,细致呈现茶从生长到初制的过程,暗含对好茶的向往。“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诉说乞茶缘由与期待。“曾向贵人得”忆往昔获茶经历,“最将诗叟同”显与诗友共享茶趣;“幸为乞寄来”恳切求茶,“救此病劣躬”点明借茶疗病弱之躯,收束全诗,把乞茶的急切与对茶疗愈作用的寄望推向顶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郊《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下一篇:唐·孟郊《空城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