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卧病思新橘":可怜你卧病在床想吃新鲜橘子,
# 君:指郑骑曹。
"试摘犹酸亦未黄":摘几个尝尝却发现很酸,颜色也没发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我也想像王羲之那样在寄给你的书信中写“奉橘三百枚”,
"洞庭须待满林霜":但还是要等到洞庭湖一带的树林结霜之时。
# 满林霜:此为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不可多得”的典故。,洞庭:洞庭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以产橘闻名,唐时洞庭橘为贡物,经霜而味益美。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答郑骑曹青橘绝句》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友人唱和题材的诗,诗中描述了因为怜惜友人卧病在床想吃新橘,诗人去尝试采摘,发现橘子还很酸且未变黄。想要在书信后面承诺送上三百颗橘子,但是还得等到洞庭湖畔满林都降霜,橘子成熟才行。全诗通过写橘子这一事物,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之情以及因橘子未熟无法满足友人愿望的遗憾,体现了友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2. 写作手法
用典:“书后欲题三百颗”化用晋代王羲之《奉橘帖》典故,以古喻今,既暗示橘未成熟的现实困境,又暗含对友人的郑重承诺,使诗意含蓄而典雅。细节描写:“试摘犹酸亦未黄”,“试摘”这一动作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为满足友人吃橘愿望的急切心情,而“犹酸亦未黄”则细致地描绘了橘子当前的状态,突出了橘子还未成熟的情况。
3. 分段赏析
《答郑骑曹青橘绝句》首句“怜君卧病思新橘”开篇点明诗人对友人的怜惜之情,友人卧病在床,心中想着新橘,“怜”字直接表达出诗人对友人身体状况的关心和对其想吃新橘愿望的在意。次句“试摘犹酸亦未黄”承接上句,诗人因为怜惜友人而去尝试摘橘,却发现橘子还很酸并且颜色也未变黄,还未成熟,既表现出诗人的行动,也为下文无法立刻满足友人愿望埋下伏笔。第三句“书后欲题三百颗”诗人化用晋代王羲之《奉橘帖》典故,以文人雅趣回应友人索橘的期待,含蓄表达无法即刻满足的歉意与慰藉。末句“洞庭须待满林霜”话锋一转,说明虽然想送橘,但还得等到洞庭湖畔满林都降霜,橘子成熟才行。此句既解释了不能立刻送橘的原因,也表达出对友人的承诺和期待,让友人知晓橘子成熟还需时日。
上一篇:唐·韦应物《晚归沣川》
下一篇:唐·韦应物《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