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1
měi
rén
wèi
tán
xián
chén
āi
jìng
xīn
qiǎo
rán
dāo
yōu
qìng
chū
xiāng
chù
qiān
zhū
guàn
duàn
luò
hán
zhōng
yòu
xuān
pái
huái
cháng
yuè
dāng
xuān
bàn
fēng
liú
yíng
yàn
xuě
gèng
zhú
luò
huā
piāo
yuán
fèng
liáo
liáo
yǒu
shí
yǐn
xiāo
lái
xià
tīng
hái
jìn
yàn
yǒu
hèn
chǔ
chóu
yán
zhī
jìn
shēng
néng
jìn
gǎn
qíng
jiě
yōu
shì
jié
shēng
zhuàng
shì
yǒu
chóu
wèi
bào
jiàn
fèn
píng
hán
jiǔ
duō
chóu
míng

译文

美人为我弹奏起五弦琴,琴音响起,尘埃仿佛骤然静止,我的心也随之变得宁静而沉寂。古刀与幽磬初次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千颗珍珠串联断裂,落下寒玉般清脆悦耳。中曲悠扬而不喧嚣,我在夜色中徘徊,长夜漫漫,明月高悬于窗前。琴声如伴着风流,萦绕着艳丽的雪花,又追逐着落花飘向御园。孤独的凤凰偶尔隐匿身形,从碧霄飞下,琴声听来似乎近在咫尺。燕姬心中有恨,楚客满怀愁绪,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琴声却能尽情倾诉。末曲深深触动了我的情感,解开了我心中的郁结,带来了和谐与欢乐。壮士有仇未报,拔剑欲去,但愤怒已在琴声中平息,夜已深,酒意渐浓,愁绪却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逐句剖析

"美人为我弹五弦":美人为我弹奏起五弦琴,

"尘埃忽静心悄然":琴音响起,尘埃仿佛骤然静止,我的心也随之变得宁静而沉寂。

"古刀幽磬初相触":古刀与幽磬初次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

"千珠贯断落寒玉":宛如千颗珍珠串联断裂,落下寒玉般清脆悦耳。

# 贯:串珠的丝绳。

"中曲又不喧":中曲悠扬而不喧嚣,

"徘徊夜长月当轩":我在夜色中徘徊,长夜漫漫,明月高悬于窗前。

"如伴风流萦艳雪":琴声如伴着风流,萦绕着艳丽的雪花,

"更逐落花飘御园":又追逐着落花飘向御园。

"独凤寥寥有时隐":孤独的凤凰偶尔隐匿身形,

"碧霄来下听还近":从碧霄飞下,琴声听来似乎近在咫尺。

"燕姬有恨楚客愁":燕姬心中有恨,楚客满怀愁绪,

# 燕姬:燕地美女。

"言之不尽声能尽":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琴声却能尽情倾诉。

"末曲感我情":末曲深深触动了我的情感,

"解幽释结和乐生":解开了我心中的郁结,带来了和谐与欢乐。

"壮士有仇未得报":壮士有仇未报,

"拔剑欲去愤已平":拔剑欲去,但愤怒已在琴声中平息,

"夜寒酒多愁遽明":夜已深,酒意渐浓,愁绪却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五弦行》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杂言古诗。五弦,乐器名。《新唐书·礼乐志》:“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因为种种原因,五弦琵琶在宋代被四弦琵琶所最终取代。此诗以美人弹奏五弦琴为引,与白居易、元镇的同题新乐府作品《五弦弹》重在言外之意有所不同,此诗的写法更为接近《琵琶行》,集中描写美人弹奏五弦琵琶的听觉感受,因其非常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多种情绪最后都被激发出来并释然。本诗中也可以约略知晓五弦琵琶的音色,所弹奏的整个乐曲三段式的结构,及其所表现出的流畅中稍显忧郁的声情特征。全诗以虚实相生的笔法,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意象,在乐声流转间交织着世情愁绪与精神超脱,既呈现了五弦琵琶独特的音色与结构,也寄寓了诗人对艺术疗愈功能的深刻体悟,体现出唐代音乐诗“声情交融”的典型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此句以“尘埃忽静”与“心悄然”形成内外呼应,通过听觉的琴音触发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五弦琴的乐声仿佛具有涤荡尘嚣的力量,使喧嚣瞬间凝固,诗人的心境也随之沉静。“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比喻音乐声如“古刀”与“幽磬”相击,兼具古朴与清冷之韵;“千珠贯断”则化听觉为视觉,以珠玉坠落的清脆质感描摹琴音的断续与空灵。寒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冷冽纯净,营造出幽深神秘的意境。“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长月当轩。”中段乐曲转入低回婉转,与“夜长月当轩”的静谧场景交融。诗人以视觉化的“月当轩”烘托听觉的舒缓,既表现音乐的层次变化,又暗含时光流逝中的孤独感。动静结合的手法,深化了音乐的感染力与诗境的悠远。“如伴风流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此句以“风流萦艳雪”与“落花飘御园”两组意象,将听觉转化为动态画面。音乐似风流萦绕雪景般缠绵,又如落花般轻盈飘散,既展现旋律的柔美与凄清,又赋予音乐以空间流动感。“独凤寥寥有时隐,碧霄来下听还近。”以“独凤”象征音乐的孤高与超逸,凤凰时隐时现的意象呼应琴音的断续与空灵。“碧霄来下”则赋予音乐以从天而降的神性,既写声音的缥缈,又暗含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寻。神话意象与听觉感受的结合,强化了音乐的玄妙色彩。“燕姬有恨楚客愁,言之不尽声能尽。”通过对比语言与音乐的局限性,强调琴音对情感的超越性表达。燕姬的恨与楚客的愁,本为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却在音乐中得以全然释放。此句既点明音乐的情感包容力,也暗示诗歌本身对“言不尽意”的突破。“末曲感我情,解幽释结和乐生。”末段乐曲使诗人从情感的郁结中解脱,达到“和乐”的境界。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成为化解内心矛盾的媒介。“解幽释结”一语双关,既指音乐的舒缓节奏,亦暗含道家“释然”的哲思,体现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壮士有仇未得报,拔剑欲去愤已平,夜寒酒多愁遽明。”结尾以壮士的复仇情绪为引,却通过音乐与酒的介入实现情感的转折。从“拔剑欲去”的激烈到“愤已平”的释然,音乐与夜寒、酒意共同构成情感的缓冲带。末句“愁遽明”以天色渐亮收束,留下余韵,暗示情绪的复杂性与未完全消解的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弹棋歌》

下一篇: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