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zhāi
duì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1
yōu
yíng
bào
yīn
dàn
lián
zhāo
kōng
zhāi
duì
gāo
shù
shū
gòng
xiāo
tiáo
cháo
yàn
fān
shī
湿
huì
huā
xiāo
duān
niàn
wǎng
shì
shū
jīng
biāo

译文

独自在幽静中满怀着愁绪,阴沉惨淡的天色已连续多日。空寂的书斋正对着高大的树木,稀疏的雨点与万物共显萧条。巢中的燕子翻动着湿润的泥土,台阶边的蕙花渐渐凋零枯萎。安居家中时回想起过往的事情,时光飞逝如狂风般令人心惊。

逐句剖析

"幽独自盈抱":独自在幽静中满怀着愁绪,

"阴淡亦连朝":阴沉惨淡的天色已连续多日。

"空斋对高树":空寂的书斋正对着高大的树木,

"疏雨共萧条":稀疏的雨点与万物共显萧条。

"巢燕翻泥湿":巢中的燕子翻动着湿润的泥土,

"蕙花依砌消":台阶边的蕙花渐渐凋零枯萎。

"端居念往事":安居家中时回想起过往的事情,

"倏忽苦惊飙":时光飞逝如狂风般令人心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闲斋对雨》为唐代诗人韦应物作于公元777年的五言律诗。此诗聚焦闲斋周遭的阴雨之景,以高树映疏雨、巢燕翻湿泥、蕙花依阶落等意象,勾勒出空寂萧瑟的画面。诗人借眼前实景,将独居时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人生倏忽流逝的感慨娓娓道来。全诗以恬淡高远的艺术风格见长,既彰显了韦应物擅长描摹自然景致与隐逸生活的创作特质,又以凝练的语言营造出深远的意境。这种兼具含蓄与厚重的笔法,不仅是诗人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更折射出中唐诗歌的典型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闲斋对雨》创作于777年的中唐时期,彼时韦应物已弃官归隐。诗中“端居念昔游”一句所流露的深沉感慨,与诗人自身的人生轨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山水隐逸生活为题材的五言律诗,内容主题为描绘闲斋阴雨中的空寂景象,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人生倏忽的感慨,体现诗人善写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特点。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巢燕翻泥湿”,“巢燕翻泥”一句巧妙运用反衬手法,以燕子翻动湿泥的动态画面,反衬出闲斋环境的静谧。使阴雨连绵的天气里,本就空寂的书斋更显沉寂。

3. 分段赏析

首联“幽独自盈抱,阴淡亦连朝”,以“幽独”直抒胸臆,写出内心的孤寂之感,“盈抱”二字将抽象的孤独具象化,仿佛孤独满溢胸怀。“阴淡”“连朝”则描绘出连日阴沉的天气,以环境的黯淡烘托心境的孤寂,景与情相互交融,奠定了全诗凄清的基调。颔联“空斋对高树,疏雨共萧条”,聚焦“空斋”“高树”“疏雨”等意象,构建出萧瑟的画面。“空斋”点明居所的空旷,与“高树”相对,更显人的孤寂;“疏雨”淅沥,与周围景物共同营造出“萧条”的氛围。“对”字写出诗人静对景物的状态,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让萧条之感不仅是环境的写照,更是心境的投射。颈联“巢燕翻泥湿,蕙花依砌消”,转向具体物象,描绘雨后的景象。“巢燕翻泥”写燕子因雨水打湿巢穴而翻动湿泥的动态,“蕙花依砌消”则绘蕙花靠着台阶逐渐凋零的静态,一动一静,细腻地展现了雨后景物的变化。燕子的忙碌与蕙花的凋零形成对比,既显自然生机,又含时光流逝的伤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尾联“端居念往事,倏忽苦惊飙”,由景入情,写诗人安居时追忆往事,往事如“惊飙”般倏忽而过,带来苦涩之感。“端居”呼应前文的“空斋”,强调独处的状态;“念往事”点明思绪的内容,“倏忽”突出时光流逝之快,“苦惊飙”则以“惊飙”比喻往事带来的冲击与苦涩,将对往事的感慨与内心的苦楚直白道出,收束全诗,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冬夜》

下一篇:唐·韦应物《同德精舍旧居伤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