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熟异果":山风中成熟的异果,
"应是供真仙":应该是供奉给真仙的。
"味似云腴美":它的味道如同云腴般鲜美,
"形如玉脑圆":形状像玉脑一样圆润。
"衔来多野鹤":野鹤常常衔来,
"落处半灵泉":落在半空的灵泉之上。
"必共玄都奈":必定可与玄都观的奈花相比,
"花开不记年":花开的年份都不记得了。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描绘了四明山中的一种奇异果实,这种果实被山风催熟,仿佛是专为神仙准备的。诗人通过“应是供真仙”这一句,赋予了青棂子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暗示其非凡的美味和珍贵。颔联:“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进一步描绘了青棂子的外观和味道。其味道如同云间的美味,形状则像玉脑一样圆润。通过这种比喻,诗人不仅展现了青棂子的外在美,也传达了其内在的品质。颈联:“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描绘了野鹤常常衔来青棂子,而这些果实往往落在半空的灵泉之上。这一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进一步强调了青棂子的珍贵和神秘。尾联:“必共玄都柰,花开不记年。”诗人将青棂子与玄都的柰果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的美好事物。这种对比不仅提升了青棂子的地位,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上一篇:唐·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下一篇:唐·温庭筠《瑶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