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新梅好":因为爱好新开的梅花,
# 新梅:刚开的梅花。
"行寻一径斜":便沿着弯曲的小径一路寻去。
# 斜:不直,弯弯曲曲。,行寻:边走边找。
"不教人扫石":我还叮嘱别人千万不要清扫,
# 不教:不要。教:使,令。
"恐损落来花":恐怕损伤飘落在地的花瓣。
# 恐损:害怕损伤(落在石上的梅花瓣)。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简练笔触勾连梅之盛衰,既展现冬春交替的自然意趣,又暗含对坚贞品格的礼赞,在浅近语言中寄寓深远情思,契合张籍“平易深挚”的创作风格。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开篇直抒胸臆。“自爱”二字点明诗人对新梅的偏爱之情,情感真挚而强烈;“行寻”与“一径斜”通过动作与场景的描写,勾勒出诗人循曲径探梅的动态画面。“斜”字既暗示小路的蜿蜒幽深,又暗合梅花生长于僻静之处的清雅意境,语言平实却富有画面感。后两句聚焦于对梅瓣的呵护之举。“不教人扫石”以否定句式强调对自然状态的尊重,“扫石”本为日常劳作,却因“恐损落花”而止步,凸显诗人对凋零梅瓣的怜惜;“恐”字直白而深切,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易逝的怅惘融为一体。末句“落来花”与首句“新梅”呼应,暗含盛衰交替的哲思,于细微处见深意。
# 犹近自然,未至凿深伤气。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
# 梅花开于陇头,故日寻,有许多欣赏处;不教扫石,有许多怜惜意。
清吴挺《唐诗选胜直解》
上一篇: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下一篇:唐·李白《折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