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吟稽山晓":别再吟诵稽山的晨景了,
"听咏秦城旦":且听我歌咏秦城的黎明。
"鸣鸡初有声":雄鸡刚刚发出啼鸣,
"宿鸟犹未散":归巢的鸟儿还未飞散。
"丁丁漏向尽":丁丁的漏声快要完结,
"冬冬鼓过半":冬冬的鼓声已过一半。
"南山青沉沉":南山一片深青幽暗,
"东方白漫漫":东方天色泛着白茫茫的微光。
"街心若流水":街道中心像流水般绵延,
"城角如断岸":城角如同断裂的河岸。
"星河稍隅落":星河渐渐向天边沉落,
"宫阙方轮焕":宫殿才刚刚焕发出光彩。
"朝车雷四合":早朝的车马如雷鸣般从四方汇聚,
"骑火星一贯":骑士的火把像一串火星连贯而过。
"赫奕冠盖盛":官员的冠服仪仗显赫盛大,
"荧煌朱紫烂":朱红、紫色的官服光彩绚烂。
"沙堤亘蟆池":沙堤横亘在蟆池边,
# 蟆池:子城东北低下处,旧号虾蟆池。
"市路绕龙断":集市道路绕着闹市延伸。
"白日忽照耀":太阳忽然放出光芒,
"红尘纷散乱":飞扬的尘土纷纷扬扬。
"贵教过客避":权贵的出行让过路人为之避让,
"荣任行人看":荣耀的排场任行人观赏。
"祥烟满虚空":吉祥的云气布满天空,
"春色无边畔":春日的景致无边无际。
"鹓行候晷刻":官员们像鹓鸟排列着等待时刻,
"龙尾登霄汉":沿着龙尾道登上高空。
"台殿暖宜攀":台殿温暖适宜登攀,
"风光晴可玩":晴日风光值得赏玩。
"草铺地茵褥":青草像铺在地上的褥垫,
"云卷天帏幔":白云如卷起的天幔。
"莺杂佩锵锵":黄莺的鸣叫声夹杂着玉佩的锵锵声,
"花饶衣粲粲":繁花映衬得衣衫鲜明灿烂。
# 饶:一作绕。
"何言终日乐":别说整日沉浸在欢乐中,
"独起临风叹":我却独自起身对着风叹息。
"叹我同心人":感叹我那心意相通的友人,
"一别春七换":一别已过了七个春天。
"相望山隔碍":相互遥望却被山川阻隔,
"欲去官羁绊":想要离去却被官职束缚。
"何日到江东":何时才能回到江东,
"超然似张翰":像张翰那样超然归隐呢。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它描绘了秦城清晨的景象,借鸣鸡、宿鸟、漏声、鼓声、南山、东方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分段赏析
“休吟稽山晓,听咏秦城旦”,诗人开篇直接点明不要吟诵稽山的晓景,而是来听咏秦城的晨色,为全词奠定了思念友人的基调。“鸣鸡初有声,宿鸟犹未散。丁丁漏向尽,鼕鼕鼓过半”,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清晨时分鸣鸡刚开始啼叫,宿鸟还未飞散,漏壶的水滴声快要滴完,鼓声已经敲过一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南山青沉沉,东方白漫漫。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断岸。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诗人运用烘托的手法,描写南山一片青苍,东方天色泛白,街心行人如流水般穿梭,城角如同断岸一般陡峭,星河渐渐向隅落去,宫阙方才焕发光彩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城市的繁华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感。“朝车雷四合,骑火星一贯。赫奕冠盖盛,荧煌朱紫烂。沙堤亘蟆池,市路绕龙断。白日忽照耀,红尘纷散乱。贵教过客避,荣任行人看。祥烟满虚空,春色无边畔。鹓行候晷刻,龙尾登霄汉。台殿暖宜攀,风光晴可玩。草铺地茵褥,云卷天帏幔。莺杂佩锵锵,花饶衣粲粲”,诗人描写朝车如雷声响彻四方,骑火像流星一样划过,冠盖盛大显赫,朱紫色彩绚烂,沙堤横贯蟆池,市路环绕龙断,白日忽然照耀,红尘纷纷散乱,贵人让过客避让,荣者任行人观看,祥烟布满虚空,春色无边无际,鹓行等候时刻,龙尾登上霄汉,台殿温暖适宜攀登,风光晴朗可供游玩,草铺在地上像茵褥,云卷起来像天帏幔,黄莺夹杂着佩玉锵锵的声音,花朵环绕着衣服色彩灿烂的景象,表现出城市的繁华和春天的美好。“何言终日乐,独起临风叹。叹我同心人,一别春七换。相望山隔碍,欲去官羁绊。何日到江东,超然似张翰”,诗人感慨为何说终日快乐,自己却独自起身临风叹息,叹息自己的同心人,一别已经过了七个春天,相互遥望却被山阻隔,想要离去却被官职羁绊,不知何日才能到江东,像张翰一样超然物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上一篇:唐·白居易《郡中即事》
下一篇:唐·白居易《赠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