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bái
shēng
lái
sān
shí
nián
ér
jīn
bìn
jìn
rán
yín
zhōng
kuáng
sǒu
shuāi
duō
shí
shòu
xiān
jiè
chí
xiāng
huǒ
yìn
sān
guāng
zhāo
niàn
ruǐ
zhū
piān
biàn
便
bèi
chūn
shōu
shí
zuò
xián
yóu
zuì
mián

译文

白发已经伴随我三十年了,如今胡须和鬓角都已完全变白。我整日像发狂的老人一样歌吟,长期衰病,身体瘦弱得如同瘦仙。夜晚依照八戒的规定持香火印,早晨念蕊珠篇。其余的时间便被春天的美好所占据,不是外出闲游,就是沉醉后安然入睡。

逐句剖析

"白发生来三十年":白发已经伴随我三十年了,

"而今须鬓尽皤然":如今胡须和鬓角都已完全变白。

"歌吟终日如狂叟":我整日像发狂的老人一样歌吟,

"衰疾多时似瘦仙":长期衰病,身体瘦弱得如同瘦仙。

"八戒夜持香火印":夜晚依照八戒的规定持香火印,

"三光朝念蕊珠篇":早晨念蕊珠篇。

# 光:一作元。

"其余便被春收拾":其余的时间便被春天的美好所占据,

"不作闲游即醉眠":不是外出闲游,就是沉醉后安然入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发》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围绕“白发”展开,通过对自身白发产生及伴随而来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在衰老和疾病困扰下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运用夸张手法,诗人说白发已伴随自己三十年,如今须鬓全部变白,夸大了白发产生的时间跨度和变白的程度,突出了岁月流逝之快以及衰老的明显,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冲击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时光变迁的强烈感慨。比喻:“衰疾多时似瘦仙”将自己因长期衰病的模样比作“瘦仙”,形象地描绘出自己身体瘦弱、精神萎靡却又有几分超脱的状态,使读者能直观地想象出诗人此时的形象,也侧面反映出他在病痛中的心境,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与感染力。细节描写:“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光朝念蕊珠篇”通过描写夜晚持香火印、早晨念蕊珠篇这些细节,展现出诗人在宗教修行方面的行为,生动呈现出他晚年的精神生活状态,使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更加具体、真实,让读者能深入了解诗人在暮年对宗教精神寄托的依赖。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诗人直截了当地点明白发已伴随自己长达三十年,如今须鬓已完全变白。三十年的时间跨度,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漫长与无情。白发的出现,是时间流逝的直观体现,诗人用这两句诗,将自己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他对衰老的无奈。“歌吟终日如狂叟,衰疾多时似瘦仙”,诗人进一步描绘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他整日歌吟,如同发狂的老人,这或许是他在借歌吟抒发内心的情感,排遣生活的寂寞与无奈。同时,由于长期遭受疾病困扰,他身体瘦弱,仿佛瘦仙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对自己行为和外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在衰老和疾病双重折磨下,却依然努力保持精神世界丰富的老人形象。“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光朝念蕊珠篇”,在生活的磨砺下,诗人选择在宗教中寻求慰藉。夜晚,他依照八戒的规定持香火印,早晨则念蕊珠篇。这一细节描写,反映出诗人在暮年对宗教修行的投入,试图通过宗教的力量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也体现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其馀便被春收拾,不作闲游即醉眠”,最后两句诗,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另外两种状态。除了修行,其余的时间,要么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里外出闲游,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要么沉醉于美酒,在睡眠中忘却生活的烦恼。这两句诗展现出诗人在面对衰老和疾病时,一种豁达、随性的生活态度,既顺应自然,又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答友问》

下一篇:唐·白居易《郡中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