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新洗镜新磨":刚刚洗过白头,镜子也新磨得锃亮,
"老逼身来不奈何":可衰老却步步紧逼,让人毫无办法。
"耳里频闻故人死":耳朵里频繁听到故去友人的消息,
"眼前唯觉少年多":眼前却只觉得年少之人越来越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塞外的大雁遇到温暖的气候还能回返,
"江水因潮亦反波":江水因为潮汐也会倒流。
"独有衰颜留不得":唯独这衰老的容颜留不住,
"醉来无计但悲歌":喝醉了也没办法,只能悲歌一曲排遣忧愁。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比:“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将听到故去友人的消息与眼前众多少年作对比,鲜明地呈现出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突出时光无情,自己逐渐衰老,加深了伤感与无奈的情感表达。直抒胸臆:“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毫无办法,只能借酒悲歌,将内心的伤感、失意与无奈直白地宣泄出来,使情感表达更强烈。比兴:“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以塞鸿遇暖还能回翅、江水因潮可反波这些自然现象起兴,与“独有衰颜留不得”形成对比,引出诗人对自身容颜衰老无法阻止的无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2. 分段赏析
诗的首联“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诗人洗净白发,磨亮镜子,却无奈地发现衰老已紧紧相随,直白地流露出对衰老的接受与无奈。颔联“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听到故友的离世消息,看到眼前充满朝气的少年,强烈地感受到时光的变迁,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伤感。颈联“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借塞鸿和江水在自然规律下尚有变化,可自己的衰老却无法改变,为尾联抒情蓄势。尾联“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诗人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借酒消愁,放声悲歌,将对衰老的无奈、人生的失意尽情抒发,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复杂的心境。
上一篇:唐·白居易《梨园弟子》
下一篇:唐·白居易《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