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bái
tóu
chuí
lèi
huà
yuán
shí
nián
qián
ēn
wèn
huá
qīng
jīn
shì
mǎn
shān
hóng
suǒ
gōng
mén

译文

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流着眼泪谈论当年的梨园旧事,那是五十年前承蒙皇恩浩荡的恩情。莫要问如今华清宫之事,漫山遍野的红叶早已封锁了宫门。

逐句剖析

"白头垂泪话梨园":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流着眼泪谈论当年的梨园旧事,

"五十年前雨露恩":那是五十年前承蒙皇恩浩荡的恩情。

"莫问华清今日事":莫要问如今华清宫之事,

"满山红叶锁宫门":漫山遍野的红叶早已封锁了宫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梨园弟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聚焦一位白发苍苍的梨园弟子,首句“白头垂泪话梨园”直接刻画其垂泪追忆往事的形象;次句“五十年前雨露恩”回溯五十多年前受帝王恩宠的繁华岁月,今昔对比隐含时光流逝之叹。后两句“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以“红叶锁宫门”的萧瑟景象收束,暗指昔日热闹的华清宫如今只剩冷落。全诗通过人物回忆与场景转换,含蓄表达对梨园盛景消逝、繁华不再的历史感慨,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白头垂泪话梨园”直入情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垂泪诉说当年在梨园的经历。“白头”点明人物年迈,“垂泪”直接传递出悲伤情绪,这一句塑造了一位历经沧桑、因往事感伤的梨园弟子形象,奠定了全诗哀婉的基调。“五十年前雨露恩”转向回忆,“五十年前”强调时间之久,“雨露恩”以春雨润泽草木为喻,暗指当年唐玄宗对梨园弟子的悉心栽培与恩宠。此句通过今昔对比,将当下的凄凉与过去的荣耀表现得淋漓尽致,隐含“物是人非”的感慨。“莫问华清今日事”笔锋一转,以“莫问”二字引出对现实的回避。“华清”代指唐玄宗曾居住的华清宫,此处象征唐朝由盛转衰后的宫廷现状。一个“莫问”,既写出老者不愿面对今日衰败的心理,也暗示了如今宫阙的冷落与不堪。“满山红叶锁宫门”以景结情:深秋时节,漫山红叶纷纷飘落,将华清宫的门扉重重“锁”住。“满山红叶”是萧瑟秋景的意象,“锁宫门”则以景物暗喻昔日繁华的宫廷如今只剩荒芜。这一画面不仅烘托出物是人非的苍凉,更以无声的景物传递出深沉的历史兴衰之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寄远》

下一篇:唐·白居易《悲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