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huā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lái
fēng
jiù
huā
lín
zhī
shàng
sān
fēn
luò
yuán
zhōng
èr
cùn
shēn
xié
niǎo
chūn
jìn
lǎo
rén
xīn
guài
tiān
bēi
yǐn
qíng
duō
jiǔ
jīn

译文

夜里风雨来得急促,不再有往日的花林。枝头有三分花朵飘落,园子里落花积了二寸深。夕阳西下鸟儿啼叫含思,春天将尽触动老人的心。莫要责怪我添杯饮酒,情太多酒也难以承受。

逐句剖析

"夜来风雨急":夜里风雨来得急促,

"无复旧花林":不再有往日的花林。

"枝上三分落":枝头有三分花朵飘落,

"园中二寸深":园子里落花积了二寸深。

# 二:一作一。

"日斜啼鸟思":夕阳西下鸟儿啼叫含思,

"春尽老人心":春天将尽触动老人的心。

"莫怪添杯饮":莫要责怪我添杯饮酒,

"情多酒不禁":情太多酒也难以承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惜落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开篇以“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借骤雨摧花的景象,营造惋惜氛围;接着“枝上三分落,园中二寸深”,从枝头到园中,细致呈现落花状态,凸显落花之多;“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以暮春黄昏之景,触发诗人对美好消逝的伤怀;尾联“莫怪添杯饮,情多酒不禁”,直抒借酒消愁的孤寂。全诗借暮春落花,抒发春光易逝的怅惘,语言含蓄,情感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歌描绘了夜来风雨急袭,花林不再,枝上残花三分飘落、园中落英积有二寸深的暮春凋零之景,借落花残春之象,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怅惘与借酒消愁的孤寂心境。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莫怪添杯饮,情多酒不禁”,诗人直接说道,不要责怪我频频添酒痛饮,实在是因为我对这逝去的春天饱含深情,内心的愁绪太多,连酒都无法将其消解。这句诗毫无保留地抒发了诗人面对春天消逝的怅惘、失落,以及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直接点题,说昨晚一场急风骤雨之后,园子里那曾经开满鲜花的树林再也看不到旧时的繁盛样子了,开门见山写出了风雨无情和花林的凋零。颔联“枝上三分落,园中二寸深”具体写落花的景象,树上的花大概落掉了三分,而被吹落的花瓣在地上铺了足有二寸厚,“三分”和“二寸”这两个简单的数字对比,让人真切感受到枝头稀疏和地上堆积的强烈反差,画面感很强。颈联“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时间到了夕阳西下鸟儿归巢时分,鸟儿的啼叫仿佛也带着愁思,而春天将尽的景象更是深深触动了诗人这个老人家的心绪,他把鸟的啼鸣和自己的伤感联结起来,点出了惜春叹老的主题。尾联“莫怪添杯饮,情多酒不禁”是说,别奇怪我又要添酒多喝几杯,实在是因为看到这落花满地的情景,心中涌起的感慨太多太深,这点酒根本压不住那份伤感和愁绪啊,他借酒浇愁,直白地道出了因花落春去而产生的浓重哀愁和无奈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下一篇:唐·白居易《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猜你喜欢